【連網】(劉安琪 王一平 王雅萱 秦緒偉)4月9日上午9時,陳建軍正在海州區新壩鎮朱圩村的大棚里忙活著,他將采摘下來的小白菜打包,再交給快遞公司,由快遞公司將蔬菜送到客戶手中。如此賣菜,在港城算是非常前衛的了,而陳建軍所做的“前衛”的事并不僅此一項。
筆者的到訪打斷了陳建軍的工作,他簡單向工人交代幾句之后,便帶領筆者參觀幾座門牌上標著“有機安全蔬菜”的大棚。“現在我們的規模還比較小,只有3個大棚。”年近40的陳建軍介紹,“里面的蔬菜全是無土栽培,品種有10多個吧。”筆者發現,除了陳建軍采摘的小白菜外,還有西紅柿、辣椒、紫松等等,每種蔬菜的種植面積都不大。這樣的“奇觀”是筆者第一次見到。一般而言,一個蔬菜大棚里只會種一種蔬菜。陳建軍解釋,“因為我們是無土栽培,現在客戶規模也不大。這樣,我們多種蔬菜種植,可以保證客戶的需求。”
“我們現在種的蔬菜都是無土栽培的。”陳建軍說,“用石、草炭、有機肥、膨化糞肥等,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好。”為了避免營養基與土壤接觸,先在土壤上鋪有厚厚的隔絕膜。肥料配比是很關鍵的,陳建軍為此摸索了近兩年,才成功完成了肥料配比。陳建軍說,為此,他還專門聘請了農業專家。蔬菜不施用農藥,除蟲有粘蟲貼,還專門布設了防蟲網。在他看來,在人們越來越重視食品安全的當下,有機安全蔬菜的前景非常廣闊。“我們現在就是靠口口相傳,還建立了專門的微信公號,在微信上我們和蔬菜的信息一覽無余。”陳建軍說。陳建軍讓筆者掃了宣傳單上的二維碼,關于蔬菜的信息果然非常明確清晰。“現在需要新的生產方式,新的營銷方式。”陳建軍說,“并不是說不需要傳統的蔬菜了,而是我們需要給市民更多的選擇。有的市民能夠消費起更安全、更健康的有機蔬菜,這個群體在將來會不斷擴大。”
開拓市場是非常重要的,人們并不十分確定蔬菜的安全與否、有機與否。陳建軍便會利用各種機會,將客戶帶到種植所在地,用事實說話。“客戶也可以選擇自己采摘,”陳建軍說。此外,為了能夠盡快給客戶將放心蔬菜送到家中,陳建軍與快遞公司開展了合作。客戶通過電話,或微信下單后,陳建軍便按照客戶的要求進行采摘、包裝,通過快遞公司送到客戶手中。“我們的菜肯定會比市場上的菜貴一些,但送菜是免費的。”陳建軍說,如今,他已經有近百位客戶。陳建軍并不希望通過代理或與其他蔬菜銷售公司進行合作,他擔心增加的中間環節,可能無法保證送到客戶手里的是有機蔬菜。“品牌非常關鍵,我們不能砸了自己的牌子。”陳建軍說。
陳建軍打算進一步擴大種植規模,有機蔬菜的種植面積會逐漸擴大到十多個大棚,蔬菜品種也會相應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