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為張曉蓓
【連網】 張曉蓓,女,漢族,29歲,本科,2010年畢業于鹽城師范學院,曾任江蘇省連云港市灌南縣三口鎮小南村黨支部書記、康渡村第一書記、現任三口鎮堯河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堯河村華標合作社負責人。在她帶領下,小南、堯河都發生較大的改變,獲得村民的一致好評。擔任村支部書記以來,始終保持一種良好的精神狀態,以開拓進取、堅忍不拔、知難而進,勇挑重擔的精神風貌投入到工作當中。
一、老百姓關心的民生問題
1、旱改水增加農民收入。小南村共3177畝耕地面積,其中水地2226畝其余都是旱地。小南村村民急切地想要將小南村其余的旱地改為水地。旱改水不僅能使小南村農業生產面貌發生根本性的變化而且對小南村的農業經濟社會生活乃至生活環境帶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由于組內常年的矛盾和村集體沒有資金所以有些地塊就沒有旱改水。對于旱改水所面臨的矛盾,由村干部上門進行協調,還動員村干部發動不支持旱改水工作農戶的親友做工作。深入了解情況后張曉蓓決定讓和該農戶是堂親村干部翟洪道上門做工作,讓翟洪道給他講明道理又幾次讓翟洪道帶10組的其他親友一起去給他做思想工作,幾番協調過后,終于該農戶同意旱改水的渠道可以走他們家門口。對于資金由村干部組織牽頭發動老百姓自主籌錢進行旱改水。就這樣在小南村各片長的配合下和老百姓的支持下,小南村8組、10組的200多畝地成功旱改水了。
2、道路維修方便出行。小南村的南北中心路因年久失修通路洼凹不平,造成村民出行很是不便,小南村部分村民都曾因交通不便出現意外。嚴重影響了他們的生產、生活。借縣政府開展的“大走訪活動”的契機,客觀真實的反應了小南村實際的道路情況,得到了縣住建局的大力支持。現小南村南北中心路已被維修一新,小南村村民現在再也不用怕雨天、夜晚騎車在小南村的南北中路會因路面問題而發生意外。堯河村二組由于地形特殊,幾十戶人家出行極不方便,他們出行不是走只有地埂寬的溝口路就只能每次出行繞1里多路才能出莊子。最重要的是下雨陰天不少人在這條便道上(溝口路)吃過虧。得知這一情況后,立即派挖機到現場將40-50公分的溝口路幫寬到2.5左右,這樣既方便了群眾也減少了安全事故。
3、河堤重筑保安全。小南村一帆河河堆由于多年非法取土造成小南段的一帆河堆近20米得缺口,一旦發生洪澇災害小南村1-4組將形成倒灌的形勢,這樣小南村1-4組百十戶人家的生命財產將受到嚴重的威脅。向三口水利站、三口鎮鎮政府反映,黨委立即予以高度的重視。后在三口鎮黨委的支持和幫助下,張曉蓓多次到灌南縣水利局協調,終于于今年的8月份將一帆河堆成功覆堤。現在小南村1-4組的老百姓再也不用在大雨連連的日子里提心吊膽了。
4、建設村部環境。堯河村的村部周圍的環境比較糟糕,在村級服務中心前面是兩間違建房,旁邊是3間豬圈,再加上排水溝不通暢導致一到夏天服務中心周圍就是臭不可聞。后結合村莊環境整治,將原來的違建房及豬圈全部拆除打造農村文化活動廣場,豐富堯河村村民的文娛生活。與此同時,安排挖機將出水溝重新疏浚,保證排水通暢。
5、渠道疏浚,確保農民農時好灌好排。2014年4月,為方便堯河村4300畝地好灌好排,村里主動調來挖機將堯河村堵塞嚴重的大小渠道全部疏浚一遍,共計5463米,解決堯河村村民上水難、排水難的問題。
二、加強組織建設
為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張曉蓓村支部積極搞好基層工作,加強基層力量。有計劃地培養發展新黨員,給黨員隊伍注入新的力量,今年張曉蓓村就發展了兩名年輕的黨員,為張曉蓓村黨組織注入了新的活力。張曉蓓每個季度都要開展了3次組織生活會,2次理事民主生活會,全體黨員、干部通過批評和自張曉蓓批評提高了村兩委的創造力、戰斗力和凝聚力。
2010年12月,小南村村委會換屆、2013年12月堯河村村委會換屆。兩次村委會換屆張曉蓓嚴格按照縣委和鎮黨委政府換屆選舉方案的要求,根據日程安排,遵照選舉程序,成立選舉委員會,推薦產生了5名委員,具體負責換屆選舉工作。為了確保選舉工作順利推進,村支兩委多次召開會議,并深入農戶加強宣傳,努力做到公開、公正、公平選舉。目前,小南村、堯河村班子和組織建設進一步加強,在任干部全部當選,整個選舉期間,沒有發生騷亂,擾亂選舉秩序現象,得到了黨委政府和人民群眾的一致認可。
三、合作社運營增加村集體收入
2013年,通過鎮村充分調研,成立了堯河村農機合作社,購置大馬力耕作機械,緩解因大量勞動力外村務工造成土地產出率低的壓力,同時還可以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加快低收入戶脫貧的步伐。目前農機合作社共有85馬力以上拖拉機9臺、大型收割機3臺,其中上級補助的扶貧資金購買的拖拉機7臺,吸納本村農戶參社的大馬力拖拉機2臺、收割機3臺,年獲純利達18萬元。
堯河農機合作社的運行充分考慮入社社員、低收入農戶、合作社及村集體的4方利益。利潤按照入社社員資產比例向入社社員進行分紅,當年低收入戶人均收入未達到4000元的,由合作社從實現的利潤中對其進行補齊,余下的利潤額按照入社社員資產比例向其進行分紅,分紅后利潤額的50%作為合作社的擴大再生產資金,50%作為當年的村集體經濟收入。
張曉蓓辛勤的勞動,贏得了榮譽和鮮花。2011年7月被評為連云港市“雙學雙比”先進工作者稱號、2012年3月獲得連云港市“三八紅旗手”榮譽稱號、2012年5月被評為連云港市“十佳”大學生村、2012年8月被連云港市評為“優秀科技特派員、 2012年12月被評為灌南縣“十佳”大學生村、2013年11月獲得江蘇省“三八紅旗手” 榮譽稱、2013年5月 獲得灌南縣“三八紅旗手” 榮譽稱號。2014年8月獲得連云港市“村莊環境整治”先進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