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袁春梅 通訊員 殷開軍 姜云虎 王華)“現在有了冷庫心里踏實多了,即使不是葡萄采摘期,我們也能夠為市場提供新鮮的葡萄,而且不用為價格而膽戰(zhàn)心驚,價格低的時候我就在庫里先放著,等價格達到我的預期價位時再賣。” 在位于灌南縣田樓鎮(zhèn)的林美葡萄種植合作社,今年5月投資興建的冷庫,讓負責人潘冬林增足了底氣。
近年來,灌南縣通過大力建設田間冷庫、冷藏等設施,不僅解決了農產品保鮮期短、損耗大、品質下降等問題,還擴大了農產品的供應范圍,帶動鄉(xiāng)村產業(yè)蓬勃發(fā)展。
眼下正是葡萄成熟上市的季節(jié),在張店鎮(zhèn)思源葡萄合作社冷藏保鮮庫里,正存放著幾百箱的新鮮葡萄,一個星期后,這些葡萄將被發(fā)往廣東市場。合作社負責人宋二茂告訴筆者,自從建了這個保鮮庫,他再也不用擔心葡萄的儲存問題了,“過去沒有冷藏庫,葡萄很容易腐爛,今年在政府惠農資金支助下,我建了100多平方米冷庫,葡萄可以保存1個月以上?!?/p>
近年來,灌南縣大力支持農業(yè)龍頭企業(yè)、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建設農產品產地分揀包裝、冷藏保鮮、倉儲運輸等設施,全縣已建有果蔬冷庫總容積達17.35萬立方米,主要集中在葡萄貯藏和食用菌生產預冷等方面,年預冷和貯藏量約32萬噸;肉類和水產品冷庫總容積超過1萬立方米,主要服務于畜禽深加工產業(yè)和水產養(yǎng)殖行業(yè)。
今年,灌南縣以獲批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整縣推進試點縣為契機,圍繞食用菌、葡萄、稻魚共作、規(guī)模養(yǎng)殖等主導產業(yè),確定17家縣級以上的農民合作社示范社、示范家庭農場和已登記的村集體經濟組織作為參建主體,整個項目總投資4200萬元,對建設主體給予30%的補貼資金,目前已建設冷庫65間,共計2萬立方米,為農業(yè)增效、農民增收,助力鄉(xiāng)村振興提供有力支撐。
“產地冷藏保鮮設施短板加快補齊,產業(yè)鏈供應鏈基礎不斷夯實。”灌南縣農業(yè)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些項目建設增強農產品產地倉儲保鮮、商品化處理和初加工能力,有效降低產后損失,實現擇期錯季銷售,增強主體議價能力和產業(yè)抗風險能力,成為供應鏈的“穩(wěn)定器”“蓄水池”,也成為農民增收的新平臺、新渠道。
總值班: 吳弋 編輯: 陶莎
來源: 連云港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