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張晶晶 通訊員 苗鎮江)“松緊怎么樣?有沒有不舒服?我再幫你調整一下,新假肢要稍微適應一段時間的。”“如果自己去配置假肢,至少要花4500元,對于我們這種殘疾家庭來說,實在承擔不起。感謝殘聯為我配置了假肢,減輕了我的經濟負擔。”王波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了信心。
1980年12月,海州區新南街道的王波因一次意外致殘,市殘聯免費為他安裝了假肢。17年來,他在市殘聯的幫助下免費更換6次假肢。“每次康復中心還會定期回訪,精細調試,確保假肢穿戴舒適,壞了還會幫忙維修。”王波說。
近年來,市殘聯積極貫徹落實各項政策,切實解決肢體殘疾人出行難問題,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幫助更多的殘疾人實現“站起來”“走出去”的美好愿望,為他們融入社會提供支持和幫助,推動殘疾人事業持續健康發展。今年上半年,市殘聯已為153名有假肢需求的殘疾人免費安裝假肢,有效減輕了肢體殘疾人的經濟負擔。
“以前的假肢關節是合金鋼、鈦合金等機械關節,比較笨重,現在大多升級為鋁鎂合金材質氣壓關節,輕便多了。”提起這些年假肢工藝的變化,市殘疾人輔助器具發展中心副主任邱峰很有感觸,“沒有假肢走路寸步難行,安了假肢要方便得多,可以自行站立、行走。”
隨著科技創新,提檔升級后的假肢適用性更強。“根據殘疾人殘肢情況和健康狀況,畫圖取樣、適配取模,一對一‘量身定制’,力求做出適配度最高的假肢,讓殘疾人使用起來舒適方便。”邱峰說,市殘聯還會安排技術人員上門指導肢體障礙者正確使用輔具,告知其日常使用和維護注意事項。
今年以來,市殘聯工作人員還深入灌云開展假肢適配篩查及回訪工作,現場為殘疾人維修假肢,講解維護保養知識。
“市殘聯從1993年開始,對全市范圍內家庭困難的截肢殘疾患者進行免費假肢制作安裝服務,基礎型假肢穿戴滿3年,經維修無法使用的,可申請免費更換。同時對假肢患者進行免費上門調試維修回訪服務,目的是為提高殘疾患者的生活質量,減輕生活負擔。今年上半年我們已回訪153例假肢。”市殘疾人輔助器具發展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
“為肢體殘疾人免費安裝假肢,不僅改善了殘疾人肢體缺失的功能障礙,減輕了殘疾人的家庭經濟負擔,而且能有效地幫助他們恢復身體機能,進而有更強的信心和勇氣走出家門、融入社會。”據市殘疾人康復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后將繼續做好殘疾人關心關愛工作,在科學適配、精準服務、跟蹤隨訪上下功夫,讓更多缺肢殘疾人假肢裝得上、用得好,用實際行動貢獻殘聯力量。
總值班: 吳弋 編輯: 陶莎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