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莊婷婷 通訊員 王悅 劉毅)集體協商是為了規范和協調勞動關系,維護職工合法權益,促進企業發展而由國家設立的一項重要制度。今年以來,市總工會持續完善集體協商機制,夯實集體協商基礎,以集體協商為抓手,用“沉浸式”大講堂助推集體協商深入開展,構建和諧勞動關系,著力培養一支精業篤行、勤學善用的集體協商隊伍,推進集體協商工作高質量發展,對降風險、穩崗位、保發展、促和諧起到了重要作用。今年來,全市新增開展集體協商單位105家,其中新增簽訂集體合同171份,覆蓋職工近5萬名。
設置“1+12+N”課程,內容力求創新突破。市總工會精心設置“沉浸式”大講堂內容,做到工作有需要,內容有體現。將工作流程模板設置為“1”,將12項協商內容作為重點,同時本著以職工為中心的理念,不斷創新內容,設立N個專題,為集體協商工作走深走實提供指導。在開設大講堂的同時,舉辦連云港市第二屆集體協商技能競賽,通過現場模擬,全面考查參賽隊伍對相關法規政策的掌握、協商策略的運用以及處理勞動關系矛盾的方法和技巧,全面提升集體協商人員綜合素質和技能水平。
面向“5+X”群體,對象力求拓展延伸。“5”就是各類企業和行業工會干部、專職集體協商指導員、協商代表、新業態人員、三方辦成員,“X”就是新條例規定之外且需要培訓的其他類型群體。約500人次先后走進大講堂學習理論知識、提升業務能力。
構建“6+6”格局,形式力求不拘一格。“沉浸式”大講堂形式服從服務于工作需要,有線下+線上形式,有請進來+走出去形式,有理論+實操形式,有互動+模擬形式,有交流+競賽形式,有案例+現場形式,生動新穎有趣,全方位展示集體協商機制在構建和諧勞動關系中的重要作用。
市總工會通過“沉浸式”大講堂和競賽活動,培養了一批優秀的集體協商選手,進一步壯大全市集體協商人才隊伍,為推進集體協商提質增效、維護勞動關系和諧穩定儲備力量。
總值班: 吳弋 編輯: 賈元元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