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m6qy2"><sup id="m6qy2"></sup></ul>
  • <ul id="m6qy2"><sup id="m6qy2"></sup></ul>
    
    
    <fieldset id="m6qy2"><menu id="m6qy2"></menu></fieldset>
    <strike id="m6qy2"></strike>
  • <fieldset id="m6qy2"></fieldset>
  • logo

    鄉村振興|連云港海州:從會種地到“慧”種地 智慧農業跑出“加速度”

    【連網】大棚外熱浪滾滾,大棚內涼爽宜人。一座座大棚內各個生長階段的植物茂盛、生機盎然。龐大的公司,看不到幾名工作人員,智能水肥一體機和大棚頂上的數據線,實時監控著整個溫控大棚的溫度、濕度、通風和土壤的含水量、營養值等。7月28日,筆者來到江蘇連云港海州區浦南鎮江浦村福氣多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感受高科技給農業生產帶來的變化。

    微信截圖_20210730101317

    智慧農業體驗中心

    科技農業,智慧大棚農民增收

    看中當地良好的投資環境,2019年,連云港福氣多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落戶浦南鎮江浦村。江浦村黨委書記李羅華介紹,該公司總投資約2000多萬元,占地200余畝,是一家利用生物克隆技術、組培、栽植蝴蝶蘭,種植各種瓜果、蔬菜,集種植、養殖、采摘、垂釣、休閑娛樂為一體的現代化、集約化、原生態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也是浦南鎮第一個田園綜合體。

    微信截圖_20210730101329

    福氣多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蝴蝶蘭組培基地

    “土壤溫度26攝氏度,土壤濕度80%,空氣溫度25攝氏度,空氣濕度55%。”在公司一處蝴蝶蘭溫控大棚里,工作人員打開設備終端,土壤溫度、水分含量等多項數據一目了然。

    公司技術負責人王生旭介紹,在這個智能化的大棚內,除了設備檢修、衛生保潔等需要人工現場處理外,工作人員平時只需動一動按鈕就可以實現溫室水肥、卷簾、補光等遠程管理,讓農作物“渴了有水喝,餓了有肥料”。

    邊說邊操作,王生旭手指一動,大棚頂層的遮陽網就緩緩地合上,一側的冷風機同時開始轉動,另一側清水流過水簾,大棚內的溫度很快降了下來。“夏季溫度高,室外植物生長受影響,但有了這個智慧大棚,理論上3秒鐘就可以實現快速降溫,將棚內溫度控制在16至25度,有利于植物生長。”

    王生旭又點了點手機,大棚內的自動噴淋系統隨即打開,幾百個噴頭開始灑水,清水均勻地噴灑到每一個角落。“一個噴頭的噴灑半徑是2米,整個大棚10分鐘內可以全部噴灑完畢。如果是以前挑水作業的話,像這樣一個大棚的工作量10個人需要兩天才能完成。”

    “大棚有了眾多高科技,如果僅僅種植蝴蝶蘭,那是不劃算的。” 王生旭說,棚內主要栽種西紅柿、黃瓜等高價值農作物。“通過這個大棚,我們種植的瓜果可以提前一個月上市,待別人水果上市的時候,我們的產品已經銷售完了,而且還能賣個好價格。”

    筆者還注意到,大棚充分利用空間,各種農作物分層次立體種植,如上方搭建架子種植彩椒、看瓜、蛇瓜等,下方則種植西紅柿、葉菜等,每個區域層次分明,各司其職。“這是立體種植技術,不僅時尚美觀、操作簡單,還能節水省肥。” 王生旭得意地說,“種‘高樓’農作物,向空中要面積,空間利用率是一般大棚種植的2至3倍,產量是普通大棚種植的2.5倍,是傳統種植的3.5倍。”

    生態農業,降本增效保護環境

    在連成牧業農場內,不時傳來豬叫聲。筆者走進農場的生態養殖區,只見里面一個個豬舍內,幾千余頭小豬正在歡快地吃食。江浦村委會副主任王義東介紹,農場養豬年出欄大概在5000頭左右,而豬糞直接沖入豬舍下面的沼氣池,糞便通過沼氣池發酵,產生的沼氣液由智能水肥一體機直接輸送到地頭,用來喂魚或澆灌農作物,而生產的農作物又可用來喂豬。

    微信截圖_20210730101341

    連成牧業農場養豬基地

    “沼液、沼渣作農作物肥料,僅這一項,每年就能省下萬余元,而且大大提高了土壤的肥力,保護了環境。” 王義東說,由于上市早、無化肥和農藥殘留,生產的蔬菜達到了綠色無公害產品標準,市場上十分暢銷。“一個沼氣池就帶動起了一條生態產業鏈,既有效利用了資源,還創造了良好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

    該農場這種種養結合、生態循環的農業模式,實現了無污染、零排放。因種養技術先進、肉菜品質優良,該農場被認定為農業科技示范基地,實現了優質農產品從“基地”到“餐桌”的直供。

    每到周末,一些顧客到浦南智慧農業體驗中心采摘、垂釣,觀賞田園風光,農場實現了生產、銷售、服務一體化經營,如今這里已成為浦南鎮推進鄉村振興的典型項目。

    高效農業,培育新型職業農民

    新型農業不僅推動了農業產業提檔升級,還培育了新型職業農民,帶動群眾增收致富。從小在江浦村長大的王思琪感慨,以前農村沒什么產業,人們大多“逃離”鄉村前往城市打工。如今不一樣了,隨著家鄉新型農業的發展,從事農業工作也是一個很酷的職業。他說:“過去種植靠經驗,現在種植看數據,有了農業‘高科技’,我們穿西裝、打領帶、穿皮鞋也能種好菜了

    智慧農業體驗中心職業農民在管理彩椒

    種了大半輩子地的60歲村民李興法,如今成了基地的“工人”。看著大棚內豐收的西紅柿,他說,這些西紅柿是他和其他幾名村民將西紅柿幼苗放在培養膜上培養一段時間后,再移植到地里的,這樣做是為了提高西紅柿產量和品質。“經過相關技術培訓后,我也是第一次了解到還可以用這樣的方式種植西紅柿,這讓我深深地感受到學習先進科學技術的重要性。”3年來,該農場先后吸納務工農民近50人,人均年工資收入達3萬元左右。

    隨著江浦村現代農業經營主體越來越多,農業技術技能培訓的常態化開展,也在不斷擴大著新型職業農民隊伍。

    “村莊美了,配套設施完善了,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越來越多的資源向農村傾斜,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逆行’回到農村。”李羅華說,下一步,該村將繼續以養殖業、種植業為支柱產業,加大招商引資力度,調整產業結構,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促進群眾增收致富。(通訊員 萬民)

    相關新聞

    国产一区麻豆剧传媒果冻精品| 日韩亚洲欧洲在线com91tv| 国产人妻777人伦精品hd| 久久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 国产精品成人va|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久久水蜜桃亚洲AV无码精品|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 国产真实乱子伦精品视频| 国产日韩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精品久久久久久人妻中字|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护士| 蜜桃导航一精品导航站|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大全| 好叼操这里只有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婷婷老年| 中文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精品夜色视频一级区| 2021国产精品自在拍在线播放| 久久se精品一区精品二区国产| 亚洲免费日韩无码系列| 香蕉久久夜色精品国产2020|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久久免费一| 日韩区特黄大片 视频| 亚洲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动漫| 国产精品午夜爆乳美女|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偷窥女厕|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址色欲| 日韩精品视频美在线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哟哟视频| 中文字幕日韩一区二区不卡| 日韩精品成人a在线观看| 91精品在线国产| 国产l精品国产亚洲区在线观看| 日韩a级片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大胸| 久久免费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 亚洲an日韩专区在线|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第2页| 国产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