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張晨晨 通訊員 梁姝瑋 劉青)當工業遇上旅游,會碰撞出什么火花?近日,江蘇省文旅廳公布了2023年江蘇省工業旅游區名單,連云港市贛榆區沃田藍莓工業研學體驗基地成功入選。至此,連云港市已成功創建省級工業旅游區8家,“旅游+工業”融合發展成果初顯。
工業旅游是依托特色工業和經典產業,設計游客觀賞、參與、購買、休閑等多元化旅游產品。作為文旅融合業態下快速發展的新興產業,工業旅游正在逐步成為展示城市特色的重要窗口,推動城市知名度和影響力提升。
工業旅游經濟方興未艾
“這些水晶工藝品太美了,工藝大師技術太精湛了。東海不愧是水晶之都!”12月5日上午,全省非遺保護工作管理隊伍培訓班暨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培訓班學員走進東海水晶博物館,被這里的珍品所震撼。實際上,2019年,中國水晶文化創意產業園工業旅游正式啟動,為連云港市東海縣全域旅游增加了新的亮點。300多名游客作為首批參觀者走進園區水晶加工企業,親身體驗水晶工藝品是怎樣制成的。
“‘工業旅游’這一概念相對較新。它不同于傳統旅游業側重于對自然和人文景觀的消費,而是強調對工業發展歷史和工業文化的認知和體驗,重點展現的是工業生產的流程,并讓游客體驗和參與其中。”連云港市文廣旅局產業處相關負責人介紹。如今,全國多地在工業旅游上都有所嘗試和創新,而省內的工業旅游也亮點多多。連云港市有田灣核電科技館、康緣現代中藥健康產業園、中國水晶文化創意產業園等省級以上工業旅游區8家。
連云港市旅游協會副會長趙鳴分析,在連云港市,像隴海鐵路歷史博物館、716文創街區、汪恕有滴醋文化展示館等,都是工業遺產開發的有益嘗試,但開發的前提是要做好保護工作。
“工業+”不只是對遺產的開發
在湯溝酒生態文化旅游區,不僅可以看到大煙囪、水塔等具有典型時代生產印記的工業景觀,還能領略到手工班窖池群、鱉大汪、香泉井的神韻,目睹“混燒老五甑”傳統手工藝。據該旅游區相關負責人劉穎介紹,景區以占地280畝的老廠區生產基地為主改建而成。自2020年創成省級工業旅游區至今,已接待游客超百萬人次。贛榆區的藍莓工業研學體驗基地整合農業、工業、科技等資源,游客既可乘坐觀光車欣賞優美的山水風光,也可參加瓶苗制作、盆苗制作、果汁榨取、果醬制作等各類體驗活動……
“+客戶”“+就業”“+展會”“+培訓”等模式,也在連云港市多個省級工業旅游區不斷推進。田灣核電科技館年均接待公眾近2萬人次,截至今年,參觀人數超過25萬人次,在普及核電知識、加強技術文化交流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亟需打造成熟的工業旅游路線
徐圩拓展訓練基地、應急救援實訓基地、地下綜合管廊及香河生態園……近日,連云港市旅游協會徐圩工業旅游與生態游專委會在徐圩新區成立,同時徐圩工業旅游與生態游路線也正式發布。這一路線有效集聚重大產業項目、徐圩港區、基礎設施配套工程、現代農業、拓展訓練、石化科普等特色資源。
“雖然目前連云港市的工業旅游已取得一些成效,但畢竟剛剛起步,相關供給仍存在產品較單一、特色不鮮明等短板。”業內人士指出,在制造業發達的地區和城市,很多大中型企業設有工業旅游部門,小企業則發揮聯盟優勢,將企業納入工業旅游路線。連云港市一些企業可以借鑒這一思路,在地方政府推動下,做好統籌對接,利用會展、節慶集聚企業和游客,再把游客吸引至相關企業、園區游覽,發揮跨界聯動,用工業旅游激發地方文旅發展新活力。
“目前,我們積極培育工業旅游、生態農旅和研學文旅產品,累計服務超50萬人次。”據徐圩工業旅游與生態游專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我們將堅持‘生態+工業’‘文旅+科技’核心理念,探索建立工業旅游資源共享、線路串聯和品牌共建機制,形成更多特色鮮明、多元融合、亮點凸顯、配套完善、可深度體驗的工業生態游主題線路,進一步擦亮港城石化產業旅游名片。”
當前旅游業的主力人群是年輕人,年輕人對“黑科技”“高精尖”青睞有加,他們向哪里走,一直以來被看作是產業發展的風向標。在觀覽中,游客可以與企業員工、管理者交談,了解工作環境、行業前景,除開眼界外,對未來擇業也大有裨益。
連云港市文廣旅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他們將對全市工業旅游發展進行長遠、科學規劃,引導工業旅游區特色化、品牌化發展,力爭把全市有潛力、有思路、有干勁的工業企業發動起來,打造全新的工業旅游示范城市,讓工業旅游成為連云港市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