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今年我家水稻采用緩釋側深施肥技術,效果真好。插秧、精準施肥一次完成,后面只追一次肥,省了人工費、肥料費,平均每畝還能增產50公斤,增收150元。對我們種植大戶來說,真是省時省工的好技術。”灌云縣下車鎮顧圩村種植大戶趙思海高興地說。
為推進“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實施,保障農業生產安全,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今年以來,灌云縣大力推廣農作物生產化肥農藥減量增效試點,以此減少化肥農藥投入,提高農產品質量,增加農民收入,推動農業綠色發展。
該縣把化肥農藥減量增效行動作為防治農業面源污染,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重要內容,專門成立了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實施方案,建立了政府主導、上下聯動、多方協作的工作機制。今年以來,該縣公開遴選出6家家庭農場及農業專業合作社,建立化肥減量增效示范方,通過與縣土肥站簽訂示范協議、差額補貼緩控釋肥料等形式,重點推廣水稻側深施肥、麥玉種肥同播等關鍵技術,并通過開展現場觀摩教學,把農田變成課堂,普及科學施肥關鍵技術。
灌云縣土肥站相關負責人介紹,他們按照“集中連片、整村推進、示范帶動”的思路,根據不同區域、不同作物生產實際和施肥、用藥需要,分別建立6個示范區,共計土地620畝,還輻射帶動了12萬多畝。在5個水稻側深施肥技術示范方和一個玉米種肥同播示范方內,通過精細操作、科學管理,精準掌握了全縣農作物產量、土壤結構等情況,為全縣農業綠色生產提供了堅實的數據支撐。
此外,該縣還抽調農業專家成立了技術指導組,實行技術骨干蹲點責任制,面對面、手把手下鄉開展技術指導,真正讓農民群眾掌握田間管理技術要領和操作規程。據統計,今年以來,該縣開展技術培訓、現場觀摩6期、開展技術巡回指導100余次,培訓指導農戶累計1200余人次,輻射帶動10萬人次。(記者 李慧 通訊員 晨光 曹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