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日常生活中,不少消費者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從冰箱里拿出的食用菌表面竟長出了毛。這時候,很多人往往會陷入困惑:這樣的食用菌還能吃嗎?是該果斷丟棄,還是處理一下繼續食用?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研究員、國家食用菌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黃晨陽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建議鮮食用菌冷藏時間不宜過長,更不要冷藏到長白毛的程度才食用。一般情況下,從避免浪費和守護健康兼顧的角度來說,消費者應根據消費量酌情購買,即便是放在冰箱,也要把握好存放時間,存放三五天大多沒有問題。家庭冰箱冷藏食用菌遇到長毛這種情況時,可以遵循“白毛可救,彩毛必扔”的原則來酌情處理。
黃晨陽解釋說,食用菌的子實體(俗稱蘑菇)由大量的菌絲組成,食用菌被采摘后,仍是鮮活的。在適宜的溫度和濕度條件下,尤其是高濕的環境下,菌絲會繼續生長,也就是大家看到的毛茸茸的“白毛”。這種情況常見于平菇、杏鮑菇、金針菇等種類。由于食用菌營養豐富,在高濕環境下,易滋生霉菌和細菌。當食用菌表面出現綠、黑、黃等彩色絨毛,出現酸臭味或黏液時,說明已經感染雜菌。這類食用菌切除發霉部分也無濟于事,必須整顆丟棄。
冷藏的食用菌長毛后如何處理?消費者可以從眼看、鼻聞、手觸3個方面綜合判斷:首先是看顏色,純白毛可留,彩色毛必扔;其次是聞氣味,清香可觀察,酸臭立刻丟;再次是摸質地,干燥可處理,黏滑快扔掉。冷藏的食用菌只要出現了彩色毛、酸臭、黏滑中的任何一種情況,都要丟棄。若食用菌儲存時間超過7天或無法判斷,則建議舍棄。
家庭冷藏鮮食用菌,可以先行晾干幾小時,用廚房紙包裹食用菌放入牛皮紙袋,再置于冰箱冷藏,既能吸收多余水分又能透氣,可延長保鮮期至3到5天。
不是所有鮮食用菌都適合冰箱冷藏。草菇是一種高溫型食用菌,如果放到溫度較低的冰箱里儲存,會發生自溶,出現變黑、滲水等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