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wǎng)】(陶莎 先明 陶川)8月29日大清早,筆者起早來到連云區(qū)墟溝林場連島分場,剛進林場,就聽到林子里傳出吵架聲,筆者便趕緊進了林子,發(fā)現(xiàn)一個青年正和幾個四五十歲的中年人在爭執(zhí)。這名青年人氣憤地說:“在風景區(qū)內(nèi)私自開挖活人墓,不但破壞了景區(qū)的景色,也破壞了生態(tài)環(huán)境……”經(jīng)過一番勸說之后,幾個穴位得到了平整。
墟溝林場管護著近4萬畝生態(tài)公益林面積,其中云臺山國家森林公園面積約3萬多畝,園內(nèi)擁有植物1280種,有些屬瀕危動植物物種,是主要保護對象。在森林公園中,墟溝林場每天都有一群人翻山越嶺,不停地巡視著這片山林,呵護著大山的美麗。據(jù)介紹,保護區(qū)按照各分場分布情況,由護林員分片管護,每個人一天巡山路程達二三十公里,王萬成就是其中一位。
今年57歲的王萬成,已在墟溝林場干了幾十年,用他的話說,大山里的每一塊石頭都有他的腳印。 就在筆者采訪時,王萬成看到山腳下一些小樹被人踩歪時,他心疼地蹲下來,用手把一棵棵小樹苗扶起來、培土。
早上8點,林場職工紛紛上山了。他們身著迷彩服、手拿鐵锨,肩背一個塞得鼓鼓囊囊的舊挎包,這是林業(yè)職工的全部行頭。早晨山上的霧氣很大,視力所及不到200米。筆者與林場職工陳銳一起去巡山。陳銳說:“這種天氣巡山非常困難,站在山頂上什么也看不見。不過,天氣再惡劣也擋不住我們巡山的腳步。”
山路崎嶇、遍地荊棘,陳銳走得卻很從容。1個多小時后,我們終于到達大龍嶺,此時筆者已是口干舌燥、兩腿打戰(zhàn)。陳銳打開挎包,取出一瓶水遞給筆者。“由于情況特殊,一般情況下,我們一瓶水幾個饅頭就是一頓飯。當護林員這些年里,每年要吃掉上千個饅頭,走破10多雙鞋子。”陳銳介紹說。
“清明和冬至兩個節(jié)氣,要格外提高警惕。掃墓很容易引發(fā)山火,每次遇到有人燒紙錢,我就及時勸阻。防火,我一點都不敢放松。一般是邊走邊撥路邊的樹叢,怕有人丟下打火機、煙頭等易燃物;有人上山來,就得上前提醒一句‘上山不吸煙,請注意防火’。曾經(jīng)有人來山里燒烤,被我攔住了,直到他們把燒烤用品背下山我才放心。”
多年來,林場職工就是這樣每天重復著同樣的工作,在崎嶇的山路上來回行走,守衛(wèi)著一望無際的山林。腳的繭子厚了,鞋的底子薄了,但對山林的感情卻深了。
墟溝林場場長張長春告訴筆者:“前段時間,護林員在宿城林區(qū)發(fā)現(xiàn)幾個大坑,一些樹根不見了,大家分析是有人偷樹,估計竊賊還會來,于是大家便決定蹲坑抓賊。下午4點多幾名職工就藏在附近的草叢里。可是左等右等沒見人。直到晚上10時許,只見來了六七個人,看周圍沒人就要動手挖樹根,護林員們一聲招呼,大家沖出來將賊抓到了。除了上山盜挖樹根,偷挖景區(qū)杜鵑等珍稀花木和偷獵的事也時有發(fā)生。”張長春介紹,幾乎每個護林員都能做到一眼就能辨出盜挖和偷獵的人。
“護林員難以忍受的是山中的寂寞。進到山里,滿眼都是大山,基本與世隔絕。所以守山是個體力活,也是個需要耐得住寂寞的差事。這些年護林員結(jié)識了不少愛爬山的人,遇到他們,都會主動當導游,一方面把大山中最美的地方介紹給游客,一方面還可以監(jiān)督游客是否會給大山帶來危害,同時還消除了寂寞,一舉三得!” 張長春笑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