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記者 胡笳 通訊員 周琰 陳延玲)“就跟坐辦公室的白領一樣,工資按月上卡,再也不擔心年底被拖欠工資了。”日前,來自安徽的建筑工吳通持著自己新到手的魯班卡,前往建設銀行連云港分行窗口查詢了自己當月的工資到賬情況。在看到3500元的工資收入后,他滿是皺紋的臉上終于綻放出輕松的笑容。
昨日,筆者從建行連云港分行了解到,通過銀行與市城建、金融等多部門通力合作,連云港率先在省試行建筑用工實名制管理工作上取得突破性進展。建設銀行連云港分行自主研發了農民工工資代發監測系統已經投入使用,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投入使用,成功實現了農民工持卡按月領取工資,有效解決農民工工資拖欠難題。
一直以來,農民工討薪難都是社會關注的熱難點。由于建筑工人人員分散、農民工流動性大,導致工資大多都由工頭年底結賬,極易出現欠薪問題。尤其每逢春節前夕,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在各地反映突出,甚至引發群體事件。
針對這一情況,國務院和江蘇省先后下發《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治理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的意見》和《江蘇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全面治理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的實施意見》等文件,要求徹底根除這一社會積弊。
2016年,連云港市打破了以往只有在春節后才對拖欠農民工工資的企業進行通報和限制市場準入的慣例,積極協調政府相關部門和銀行業金融機構,組織實施農民工實名制管理的系統開發,全面推行勞動用工實名制、實行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管理、農民工工資銀行代發,將清欠農民工工資工作由被動處理問題轉向主動提前預防。
建設銀行連云港分行承擔起了建筑用工實名制管理系統的研發及農民工工資專戶支付、銀行代發工作。從實施伊始,他們就將這項工作作為一項艱巨的政治任務。“農民工實名制管理的系統開發意義重大,它是國務院確立的重大民生工程,是解決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的重大舉措,對社會長治久安意義重大。”建設銀行連云港分行負責人告訴筆者。
中億豐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造價為3億多元的連云港婦幼保健院施工工地成為試點工地。施工企業與農民工先行簽訂勞動合同,建立勞動計酬手冊,記錄施工現場作業農民工的身份信息、勞動考勤、工資結算等信息。項目開工前,建行連云港城南支行員工與民工同時駐足工地,利用移動終端,現場為近300名農民工批量開卡,每辦過一批卡,就安排五六個人一對一幫助修改密碼和激活等。開卡后當月首次打入預發工資平均3500元,次月按實發放。
“這種卡特別實惠,沒有年費、賬戶工本費,給家里人打錢很方便。”持卡工人王斌告訴筆者,以前每年領到現金坐車回家就特別怕錢被偷。
“從產品開發到客戶體驗,都離不開便民的宗旨。”銀行工作人員告訴筆者,這一江蘇“魯班卡”是專門面向建筑市場及其上下游務工群體發行的專屬產品,具有“四免、八贈、九尊享”權益。除了以上優惠,它還取消了小額賬戶管理費、補換卡手續費,此外,建行系統內轉賬手續費全免、跨行轉賬手續費免24筆/年、免建行異地柜面及ATM取現手續費等,最大限度地降低使用成本。
持卡使用體驗好,更為關鍵的是,系統確保了農民工工資專款專用,工資發放監管系統更加嚴格。按照系統流程,施工單位在銀行開設農民工工資支付專用賬戶,所有農民工工資從專用賬戶支付到工資卡,施工企業要從工程款中剝離農民工工資,將工程基礎、主體、裝修三個階段分別剝離,分階段實施監管。項目開工前,銀行提前介入按時完成建筑施工單位的專用賬戶開立和工資代發業務,并按約定將代發信息上傳監管系統,以便于監管系統進行比對。
為了進一步加強管理,江蘇省在連云港市召開會議,完善了工程款支付擔保制度,制定了工資保證金差異化繳存辦法,對一定時期內未發生工資拖欠的企業實行減免措施,發生工資拖欠的企業適當提高繳存比例。
統計數據顯示,在相關部門的共同努力下,去年,連云港市清欠工作受理投訴案件617件,較同期下降14.5%;成功辦結579件,辦結率達到93%,為農民工討回“血汗錢”1.54億元。
目前,農民工工資代發監測系統已經正式上線運行,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魯班龍卡賬戶以及相應的電子銀行、手機銀行、龍支付等產品的延伸服務正在繼續。分行機構業務支持的870萬元用于所需設備添置、軟件開發、平臺維護,先后為中億豐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閩鑫建設工程有限公司、江蘇金土木建設集團華星工程有限公司等實現了對建筑施工農民工從考勤到工資發放的全流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