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初夏時節,市區主次干道和綠地游園處處綠蔭如蓋。從綠樹掩映的幸福南路出發,沿BRT一號線一路向東行駛,到達在海一方公園,人們依次感受著從古城的古色古香、鬧市區的熱情奔放到蔚藍海濱建筑風格的漸變,但其間不變的則是沿路行道樹的濃綠以及視野內綿延大云臺山的墨綠。穿城而過的玉帶河、西鹽河、龍尾河和東鹽河等城市河道清流和緩,河道兩岸亦是綠意盎然,同樣讓人倍感養眼。
通過市林業、城建、水利和環保等部門打出的一套綠色生態“組合拳”,港城已初步顯露環境治理和生態保護的勃勃生機,綠色生態“組合拳”正一點點提升著這座國際海濱城市的顏值。
早在夏季高溫到來前,一批城市園林綠化項目相繼完成。連云區新絲路零起點公園、海州區秦東門公園提前亮麗登場,徐圩新區云湖公園和開發區創智綠園綠化等均呈現出多彩的面貌,包含上述項目在內多個城市綠化項目陸續完工。截至目前,城區已完成綠化項目投資3.59億元,新增綠地147公頃,其中公園綠地和道路綠化成為重要亮點,30個節點還新添置嬌艷欲滴的五彩花草。
主城區綠意日漸濃郁,各縣區生態環境也在發生著質的改變。按照省市相關會議精神要求,今年我市綠化造林以彩色化、珍貴化、效益化“三化”為核心,全面提高綠化造林質量效益。今年前5個月,全市已完成綠化造林10.2萬畝,其中成片林5.1萬畝,均完成計劃任務的102%;培育珍貴用材樹種560萬株,并實施森林撫育9.2萬畝。不少綠化造林還成了城鄉特色景觀,在灌云縣同興鎮伊隱小鎮,這里梅園中新栽植的梅花已達上千畝,成為這個特色小鎮的點睛之筆;在贛榆區黑林鎮,這里以萬畝藍莓種植為主的蘇北特色小鎮,一再散發出這片綠色丘陵地特有的果香氣息。
而云臺山種質資源基因庫、鄉土樹種繁育中心也加快了特色綠化造林腳步,今年將培育苗木500萬株以上,目前南云臺及錦屏林場等育苗工程正在加緊推進,這既是林業發展的重要成果,也被視為城市綠化的直接延伸。
不過,僅有城鄉綠化造林顯然還不夠,各部門果斷推進“263”專項行動,并聯手開展黑臭河整治。根據全省“兩減六治三提升”專項行動部署安排,我市強勢推進“263”專項行動,對化工園區實施有效管控,對生態環境進行綜合整治,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大幅減少,環境風險得到有效控制、環境矛盾得到有效化解,群眾滿意度明顯提高。去年,我市空氣優良率達到76.5%,排名全省第二,與2015年相比提高5.3%,提前4年完成了省下達的76.2%的“十三五”總目標。今年,我市又延續了這一良好態勢,“港城藍”已成為眾多市民掛在嘴邊的高頻詞。
治理城區黑臭水體,市水利和城建部門動了“真家伙”。通過緊張施工,目前玉帶河污水排口截流20個,東鹽河全線19個生活污水排口截流工程已完成;部分河道清淤工作已完成,建設生態浮島80余處,栽種水生植物和花卉苗木3500平方米;西鹽河水體整治54個生活污水排口截流已完成48個;龍尾河水體整治全線92個生活污水排口已全部完成,目前6條河道已初步顯出清流繞城的本色。城區其他6條黑臭水體的整治工作也將陸續展開,到2019年,建成區內黑臭水體基本消除,城市河濱空間綠化美化、人居環境明顯改善、公眾滿意度顯著提高,清流繞城的目標將提前實現。
產業興市,必須符合“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要求,要實現“兩聚一高”目標,打造碧海藍天、山清水秀的生態美麗家園,塑造綠色的高“顏值”港城,必須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筆者多次參加市委、市政府相關會議,不時聽到市主要領導發出這樣的聲音。相關職能部門的執行力空前提升,他們也在持續解決突出問題,有效控制環境風險,要把綠色發展作為產業強市發展戰略的根本保障,作為滿足群眾熱切期盼、增進民生福祉的務實之舉,也作為留得住青山綠水,記得住鄉愁的重要舉措,這正是建設“強富美高”新港城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