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通訊員 戎飛 萬小波) 現在,每逢東海縣石湖鄉逢集,在該鄉集市上總會有這樣的攤位:一張桌子、幾把椅子,它不賣任何商品,也不會收取任何傭金,前來趕集的村民隨時可以坐下來,聊一聊家常、談一談建議。攤主還十分“熱情好客”,村民聊到的困難訴求、問題反映、意見建議,都會一一登記在冊……
▲人大代表“集市聯絡站”在接待選民
這不是一般的貨攤,而是該鄉創新人大代表履職方式的一大創新———建立人大代表“集市聯絡站”。“人大代表為人民,之所以建立人大代表‘集市聯絡站’,是我鄉人大新形勢下創新人大工作的新探索,是鄉人大代表與廣大選民‘零距離’溝通的新平臺,是聽民聲、集民意、察民情的重要渠道,也是充分發揮代表履職的新舉措。”該鄉人大主席蘇峰說。
近年來,石湖鄉人大以勤儉建家、建以致用、服務選民、方便選民為原則,先后創建1個鄉級“代表之家”和3個村級聯絡站,并確立選民固定接待日。然而許多選民忙于各自生產生活,沒有時間前往代表之家,也有不少選民不知道“代表之家”在何處、能做何事,更不知“選民接待日”為何時,“代表之家”難以有效發揮作用。而“集市聯絡站”每到逢集都會安排一名代表“出攤”聯系選民,既可以實現和選民的“零距離”接觸,也可以以“攤位”為宣傳陣地,逐步提升鄉級“代表之家”和村級聯絡站群眾中的知曉率。
“走進群眾中,才能了解群眾的呼聲。雖然集市聯絡站不大,但趕集的群眾卻都很樂意到這歇歇腳、聊聊天、提提意見,也真正讓自己有了‘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感覺。”該鄉市人大代表莊小佃是“集市聯絡站”的“攤主”之一,近日逢集,一大早他就擺好了攤位開始接待選民。雖然都是一些小事情,但對于選民的困難訴求、意見建議,他都認真聽取,并仔細登記在冊。“群眾利益無小事,和選民接觸的越多,聽取的情況越多,我就越感覺到肩負的責任越大。只有把這些問題解決好,才能對得起群眾對我們的信賴,對得起人大代表的稱號。”他說。
據悉,自人大代表“集市聯絡站”建立以來,該鄉人大共接待選民180余人,收集民情民意和意見建議76條。通過開展這一活動,該鄉人大代表履職的主動性、積極性進一步提高,在打通代表聯系選民的“最后一公里”距離的同時,一批選民反映的問題得到快速有效的解決,受到了轄區選民的歡迎。
“村西頭教堂以北是一段土路,雨天對部分群眾的出行帶來困難,上次趕集剛剛反映的問題,沒想到會這么快就有人過來勘測了。”該鄉石湖村村民徐正榮驚嘆不已。目前,這條長460米的水泥路已計劃納入石湖鄉2018年“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
“走進群眾中間,主動接待選民,就是要為廣大選民解決實際生產生活難題。為民服務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對于反映的社情民意,我們會虛心聽取,然后加以分類梳理,該整改的限期整改,能解決的限期解決。今后,我們還會將這一載體制度化和規范化,進一步提升人大工作效能,通過實際行動踐行‘我當代表為人民’的人大工作主旨”。蘇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