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連云港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耀華 通訊員 楊訊 徐云蕾)目前,我們的項目已經進入主體工程施工階段,前期施工圖審查是通過‘e審通’系統報審的,企業工作人員足不出戶就辦理了全部流程。”昨日,連云港市德惠房地產公司副總經理張博對“e審通”由衷贊賞。目前,連云港市城鄉建設部門施工圖審查窗口共接審了房屋建筑工程320多項,總建筑面積240萬平方米。據估算,施工圖網上聯審已為企業節省了圖紙打印費、差旅費260余萬元,項目施工許可證拿證時間較以往平均縮短了約25%。
連云港市在全省率先實施施工圖數字化聯審工作,目前該項工作穩步推進,并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應。據介紹,連云港市自2017年6月底開始實施施工圖數字化聯審,市城建部門使用“e審通”系統,該系統基于互聯網云服務功能,把規劃、建設、消防等審查融合進一個系統,做到了項目登記、上傳圖紙、專家審查、設計修改、合格圖紙電子簽章、圖紙下載等全部流程的網上操作。企業不用跑一次腿,就能在網上如期辦結全部審圖業務,真正做到了“不見面審批”。
按照此前傳統審圖方式,每個項目工程需打印8套完整的施工圖送審。對于一個10萬平方米的住宅小區,約需打印各類圖紙上萬張,如果在審圖過程中需修改替換圖紙,打印的圖紙總數約12000多張,各類打印費用就近10萬元。此外,建設單位、設計單位人員來回的交通差旅費用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如果是外地設計單位,其間產生的費用會更多。通過實施施工圖數字化聯審,連云港市全年施工圖審查量在1000萬至1200萬平方米,2018年全面推行施工圖數字化聯審,如果全部使用數字化聯審系統,每年將為企業節省各類費用1000萬元以上,更為重要的是,為企業節省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位于贛榆區青口鎮新區的蘇海聽濤苑小區一期建筑面積90280平方米,由于該項目設計單位在浙江杭州,如果按傳統審圖方式,施工圖報審和設計修改回復時設計人員都要到連云港。實施數字化聯審后,一切都變得十分便捷。該項目建設單位2017年12月5日在“e審通”系統進行項目登記,次日,設計單位在杭州傳了全套施工圖。系統管理員當天就把施工圖分配給專家進行在線審查,4個工作日后,審查意見就匯總傳給了設計單位。14日,設計單位把修改意見回傳至系統,經過專家在線復核,15日,項目施工圖就通過了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