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通訊員 張開虎)“在這里上班離家近,一周還能帶孩子玩一天。”日前,在東海縣洪莊鎮貝達制衣縫紉車間,28歲的朱麗麗談起在“家門口”上班有著說不完的幸福,“看著家鄉發展起來我們心里高興,再也不用過漂泊的日子嘍!”
洪莊鎮產業基礎薄弱,民生“欠賬”較多,多年來各項指標在全縣墊底,但該鎮有勞動力優勢,1.4萬名青壯勞動力,外出打工者近半,且多數是服裝工。為振興鄉村經濟,去年鎮里成功招引了貝達制衣。
這是一家勞動密集型企業。為“筑好巢引來鳳”,當初鎮黨委書記單華昌曾向投資人“打包票”:替企業解決用工難題。為此,他三下寧波,動員在那打工的鄉親返鄉就業。11年前和村里一幫姐妹一起去寧波打工的朱麗麗就是被“勸返”的一員。說起回來的原因,朱麗麗的想法很樸素:南方工資雖然可觀,但照顧不了老人和孩子,所以就和丈夫一起辭掉寧波的工作,來到了貝達制衣。
貝達制衣副總經理季振梅告訴筆者,之前她曾在外打工13年,知道家鄉有貝達制衣這么一個用工需求大的企業后,年前就從寧波一次帶回了20多名村民。目前,企業的近500名員工中,有100多人都是從寧波返回的。
青湖鎮位于東海縣北部。2011年,浙江嘉興平湖市茉織華服裝加工總部為解決當地辦企業的招工難問題,一路追著曾在那里的東海籍務工人員到青湖鎮辦起了連云港茉織華服飾有限公司。現在,企業用工規模已從當初不足100人增加到現在的1500多人,還成了納稅大戶。柳橋寢具與茉織華服飾一墻之隔,近400名工人忙著趕制出口歐美的枕套,正在車間就進一步豐富員工文化生活征詢職工意見的高改方告訴筆者,以前他在山東日照的一家醫院打工,年前走進了柳橋寢具。“在外日子不好過,還是在家里上班溫馨。”
“這3年來,有20家企業在鎮區投產,僅去年就新建了7家。”談起這些落戶企業,青湖鎮黨委書記張銳說。一個個企業的落戶,不僅提升了鎮里的財政實力,增強了政府為民辦實事的底氣,還解決了全鎮3200多名村民的就業問題,鼓起了老百姓的錢袋子,找到了低收入人群精準脫貧之路。3年來,該鎮先后有500多名貧困戶通過家門口就業實現脫貧。去年,又先后投資270萬元對245省道兩側道路慢車道進行加寬,對新老310國道交叉口進行渠化改造,并實施道路黑化2萬平方米,新上路燈95盞,同時新建了東丁旺新農村服務中心,完成了對青南、西丁旺、闞朱洲3家服務中心“雙改雙提升”,鎮區所有窗口服務站所全部入駐便民服務中心,實行一站式對外服務。今年,要對全鎮的鄉村道路硬化建設、下水道改造,新建、拓寬村莊外水泥道路20公里,成立保潔公司,對全鎮衛生實施一體化管理。
鄉村振興,前提是要有人,關鍵是要有市場主體。東海縣委書記朱國兵說,一個地方的發展,人力、人才是支撐。今年以來,該縣依托各地的資源特色,在積極引進企業落戶到村民的家門口的同時,通過出臺專門政策、實施“鳳還巢”計劃等,不斷完善服務網絡,引導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就業,激發各類人才創業熱情。在今年春季大型人才招聘會暨返鄉務工人員專場招聘活動上,近150家企業現場提供了近8000個工作崗位,助力返鄉務工人員實現“家門口就業”。目前,全縣已有4萬多名外出務工人員陸續返鄉創業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