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wǎng)】3月11日上午,在連云港市灌南縣一處小區(qū)內(nèi),鞭炮聲聲,戲曲陣陣,百歲復原在鄉(xiāng)的革命老兵王廣法,迎來了他的百歲壽誕。
“大哥,你身體好起來了要去我們家過幾天啊……”在王廣法的床前,98歲的妹妹王廣英雙手緊緊地握著哥哥的手,熱淚縱橫,兩個人渾濁的眼睛里,全都流淌著無比清澈的愛,這溫情的一幕,讓現(xiàn)場的子孫們無不動容,短視頻在抖音上的播放量迅速突破了百萬,大家紛紛留言:暖心了!

2019年,王廣法老人獲得建國70周年勛章時合影留念
驍勇善戰(zhàn),被譽為“飛毛腿”的老兵
時光在王廣法的臉上印刻著痕跡,衰老的身體已難以支撐他行走,記憶力嚴重下降,但提到軍旅生涯中的那段崢嶸歲月,老人家輕聲地重復著“聽黨話、跟黨走”這六個字,讓現(xiàn)場人員無不動容。
1946年2月,王廣法和侄子翟才兵一起報名參軍入伍,后加入華東野戰(zhàn)軍,先后參加過淮海戰(zhàn)役、渡江戰(zhàn)役、解放漣水等戰(zhàn)斗。1949年初入編華東警備旅戰(zhàn)士、副班長,1950年1月退伍返鄉(xiāng)后隱姓埋名,參加家鄉(xiāng)建設(shè)。直到上個世紀80年代,他的身份才被當?shù)孛裾块T確認。
年輕時,王廣法身體比較強壯,身手矯捷,在部隊里擔任重機槍手,眾所周知,機槍手是極其危險的崗位,是敵人狙擊手的重要目標,但是王廣法老人硬是在槍林彈雨中存活了下來。退伍回來后,多年來,王廣法先后生育了8個子女,目前還有五個子女健在,一大家子總?cè)丝谶_到了80多口人,全家子孝孫賢,講信修睦。
“父親年輕時很少和我們講戰(zhàn)爭年代的故事,近幾年才常常提起他參加過的一些戰(zhàn)役,印象最深的是攻打徐州,那時候戰(zhàn)斗打得特別殘酷,犧牲了很多戰(zhàn)友,但是最終還是取得了戰(zhàn)爭的勝利。”今年75歲的王立華是王廣法的三兒子,他介紹,在一場戰(zhàn)爭中,父親在和敵人周旋時,曾經(jīng)一個健步跨過了八個“山芋格子”,身體素質(zhì)好,身手敏捷。這個故事在后來被當?shù)厝藦V為流傳,王廣法老人也被戰(zhàn)友和鄉(xiāng)親們親切地稱為“飛毛腿”。
聽黨話跟黨走,毛主席的教導永不忘
“我父親一直教育我們說,一定要聽黨話、跟黨走,吃水不忘挖井人。”王立華說,王廣法退伍回鄉(xiāng)后這么多年,戰(zhàn)爭年代的記憶在衰減,很多物件都已經(jīng)遺失,但是不管住在什么地方,在老人家的屋子里,始終都會懸掛著一幅毛主席的畫像。

病床上的敬禮,讓人肅然起敬!
“祝爺爺百歲生日快樂,我是一名新入伍的軍人,我叫徐加樂,馬上就要去部隊了,我會向您老學習,聽黨話,跟黨走,在部隊里好好錘煉自己,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報效祖國。”在灌南縣復原在鄉(xiāng)老兵王廣法的床前,役前新兵徐加樂眼神清澈,斗志昂揚,他和戰(zhàn)友們一起,握住老人枯槁但卻溫暖的手,發(fā)出錚錚誓言。
病床上的王廣法雖然身體比較虛弱,但看到前來看望他的灌南縣人武部工作人員以及即將入伍的這些新兵,眼神泛出光彩;而當這群新兵齊刷刷向他敬禮時,躺在病床上的他,還是吃力地舉起右手,莊重地回了一個標準的軍禮。

“從戰(zhàn)爭中走過來的人就是不一樣,王廣法老人始終以一名軍人的身份要求自己,做人光明磊落、對祖國和人民忠誠正派。”連云港灌南縣新安鎮(zhèn)人武部負責人說道。
妹妹的渾濁的眼睛里,流淌著最清澈的愛
因為哥哥過壽,今年98歲的妹妹王廣法專門在兒孫的陪同下,專程從漣水縣灰墩鎮(zhèn)趕到灌南來為哥哥祝壽。雖然距離不是很遠,但是因為年齡大了,兄妹倆平時也難得見上一面。

“我母親身體也不太好,我們本來不想讓她過來,但是老人家一定要過來。”今年76歲的劉桂才說。“雖然我舅舅和母親沒有在一起生活,但是舅舅王廣法一直是母親的驕傲,是她的心靈寄托,一大早過來的時候,我母親的精神比往常都要好,尤其是看到兄妹倆聊天的一幕,讓我們做兒女的都感動哭了。”
“共和國的旗幟上有這些老兵血染的風采,我們要尊崇這些老兵,之前我們雖然并沒有這種上門為老兵祝壽的先例,但是我們要開創(chuàng)先例,對縣內(nèi)所有的百歲復原老兵給予更多的關(guān)懷。”(通訊員:孫蓀 劉華玉 朱影雁 喬宗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