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在提到,“加快建立遠程醫療服務體系”。3月6日上午,省委書記婁勤儉在參加江蘇團小組審議中為“江蘇—克州遠程醫療”點贊。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人民醫院院長唐金海接受揚子晚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遠程醫療在“健康中國”建設中扮演重要角色,使優質學科、技術力量強的專科,通過網絡技術提高看病接診的效率,具體實施會越來越豐富。
新華報業全媒體記者 蔡蘊琦/文 肖勇/攝
“遠程醫療”服務內容越來越豐富
早在2009年底,江蘇省人民醫院就成立了遠程醫療會診中心。“江蘇對口支援新疆克州后,我們又把優質醫療資源通過遠程會診平臺輸入克州人民醫院,讓管床醫生、病人與省內專家面對面交流,提高診斷準確率,減少患者來回奔波的負擔。”唐金海代表說。克州人民醫院根據病人需求,并結合醫院實際,已與江蘇開展了多項遠程會診項目,會診病例超過600例。
唐金海代表告訴記者,江蘇省人民醫院一直在積極推動遠程醫療,他本人還參與嘗試了利用虛擬技術遠程指導進行了一臺手術,并大獲成功。2018年7月3日,他與陜西省富平縣醫院由渭平副主任醫師一起,利用“星云混合現實數字醫學平臺 ”為一位乳腺癌患者的病例進行了遠程會診,并指導對方醫療團隊制定了手術方案。手術過程中,富平縣醫院的醫學專家通過混合現實云端,將術中真實場景與患者的三維病例解剖模型相融合后傳至南京,唐金海代表利用星云平臺的PC端設備進行現場指導,通過遠程標記操作點,強調組織分離路徑及需要防范的問題,標記點投射進富平縣醫院正在進行手術視野,輔助指導現場醫生進行操作,從而保證手術安全成功進行。
唐金海代表認為新科技一定會在“健康中國”建設中扮演重要角色,“可以使優質學科、技術力量強的專科,通過網絡技術提高看病接診的效率。”不過,在實踐過程中,唐金海代表也注意到了譬如“準入無門檻、技術無標準、監管無制度”等問題,因此今年參加兩會,他也帶來了這方面的建議:盡快制定相關技術準入及監管標準,加強對網絡醫院、遠程醫療、虛擬技術、人工智能等醫療行為進行監管,構建線上線下有機結合。充分利用網絡技術,更好地服務人民群眾。
加快建設醫聯體,把好醫生送到群眾家門口
唐金海代表表示,“老百姓一生病就喜歡往三甲醫院跑,說明分級診療體系還要進一步加強,基層基本醫療做得好,才能留得住病人,使小病就在基層醫院解決,不行的再逐級往上轉。這樣一來才能使大醫院將主要精力放在急難危重多病人身上,形成良性循環。”
“實施健康中國戰略”要求優化醫療資源結構和布局,但目前現狀是優質醫療資源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大醫院,群眾大病小病還是習慣往大醫院跑。如何解決群眾“看病難”?唐金海代表認為,充分發揮大型公立醫院的區域醫療中心的作用,加快建立分級診療制度,推進醫聯體建設很有必要。江蘇省人民醫院已經做出了很多努力,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如何解決?唐金海代表認為,一個是分級診療要做好,二是優質資源下沉。“通過醫聯體、醫療集團或者分院等形式把大醫院優質資源分到基層,把病人固定在基層,讓病人在家門口就能看好醫生大專家,真正享受到三甲醫院診療服務。”
據介紹,目前江蘇省人民醫院醫聯體成員單位達到143家。對于條件成熟的,直接轉為一體化管理的分院,目前省人醫在全省范圍內已經有5個分院,直接使當地群眾受益。特別是去年7月,省人醫積極響應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搶抓跨江發展戰略機遇,在南京市的大力支持下與浦口區政府開展“院府合作”,成立浦口分院。省人醫的強力介入,在各個專科上快速彌補了浦口地區醫院的技術短板,不僅帶動提升了整個浦口區域醫療服務能力和質量,還滿足了醫院周邊省份群眾的就醫需求,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進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