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連云港徐圩新區是國務院《江蘇沿海地區發展規劃》確定的重點開發區域,擁有“國家東中西區域合作示范區”、“全國七大石化產業基地”、“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區”等國家級“名片”。
當前徐圩新區按照省市“十四五”規劃部署,加快培育和發展新型臨港重大產業,積極打造東西開放合作載體,全面開啟世界級石化產業基地建設新征程。隨著石化產業基地建設快馬加鞭,產業項目推進日新月異,據統計,現有近3萬名農民工建設大軍奮戰工地一線,黨史學習教育啟動以來,徐圩新區堅持把“黨史學習教育引領助推產業高質量發展”作為主題主線,將“黨史學習教育年”與“石化產業重大突破年”緊密融合,構建“黨史學教為核心、產業項目為載體、重點人群為對象”的黨史學習教育格局體系,全力打好“十四五”開局之年主動仗、特色仗,為“高質發展 后發先至”注入新動能、積蓄新力量。
“線下+線上”, 讓學習教育“活”起來
農民工群體來自天南地北,人員構成復雜,流動性強,日常管理難度大,在石化產業基地生活營地、徐圩湖石化產業服務區等農民工生活集聚區域,通過發放調查問卷、座談訪談等方式,摸查農民工黨員群眾底數,了解其工作背景、工作規律,掌握學習需求和思想訴求,采取“線下活動周+線上學習包”的模式,設立農民工黨史學習“大舞臺”和活動站,每天晚上6:30至9:00利用農民工業余空閑,開展黨史知識競答、黨史情景演繹、紅色電影課、讀書分享沙龍等主題鮮明、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喜聞樂見的學習活動。
依托項目運營管理團隊,聯合物業企業、治安站點、微型醫療站等區域內資源,建立“1+N”多方聯動機制,共同打造產業社區“黨群微家”,搭建農民工學習教育平臺陣地,充分發揮農民工黨員的先鋒作用,組建黨史學習興趣小組、志愿小組、幫扶小組,引導帶動開展自主分享式學習,推動組織共聯、陣地共享、活動共建。組建農民工黨史學習交流微信群,定期推送內容詳實有趣的黨史學習資料包,在集中居住區、生活廣場、公交站臺等人流密集區域,制作黨史學習二維碼,“聲動”聽黨史,在線看經典,實現黨史學習隨時隨地全面覆蓋。
“黨建+項目” ,讓學習教育“熱”起來
加強農民工流動黨員管理,依托10個黨員項目服務小組,在項目部施工現場設置流動黨員登記處,農民工黨員通過“線上掃碼”及時找到組織,建立農民工流動黨員檔案,把農民工黨員納入項目黨組織生活中,組織項目黨組織與農民工所在施工單位黨組織系列共建聯建活動,舉辦“黨建融入生產,護航綠色發展”等主題活動,定期開展固定學習日、黨課宣講等。
重點區屬國有企業、“兩新”組織充分發揮“以黨建帶群建”工作優勢,搭建青年學習社,組建黨員送學小分隊,將黨史學習教育微課堂搬進項目部、移動到工地現場,開展“黨史工友講”,發動“農民工黨員上講臺”,讓黨史學習教育在建設現場“熱”起來。深入開展“扛紅旗、當先鋒、立新功”重點工程項目百日提升行動,將黨史學習教育與“勞動競賽”、崗位技能比武大賽等相結合,在盛虹煉化一體化、虹港石化PTA擴建等省市重點項目上,推行黨員示范崗、示范項目、青年突擊隊爭先創優活動,在項目施工隊伍中大力營造良好的“比、學、趕、超、幫”氛圍。
“交辦+督辦”,讓學習教育“實”起來
將高質量解決農民工急難愁盼作為“我為群眾辦實事”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建立問題交辦督辦工作制度,搭建“直通車”,打通“保障線”,不斷增強農民工群體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利用“12345”政務服務熱線、“網格員+鐵腳板”等方式,及時收集匯總農民工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出臺新區服務產業十件實事,高標準建設農民工保障用房1200間,為132家施工單位4000余名施工工人提供住宿與生活配套服務。
完成農民工疫苗接種10289劑次,全面保障了重大項目快速推進有序投產。創新社會綜合治理探索實踐,開展陽光信訪評議,創立“熱心接待、誠心傾聽、耐心疏導、恒心化解、愛心幫扶”的“五心服務”工作法,開通“農民工權益保障直通車”,重點圍繞拖欠農民工工資信訪問題,開展法律法規宣傳、預警分析研判和接訪會辦化解,成功解決70余起1000余人次涉及金額3000余萬元的拖欠農民工工資信訪問題,信訪事項及時受理率、按期辦結率和群眾滿意率均為100%,有力維護了農民工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