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江蘇首檔大型改革政策解讀節目《黃金時間——改革政策e解讀》由江蘇省委改革辦和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聯合策劃、江蘇廣電總臺融媒體新聞中心承制。
本期主題是“亮劍治‘老賴’ 破解執行難”。一處失信,處處受限,在江蘇當個“老賴”有多難!
“老賴”被列入失信黑名單后,高鐵飛機都不能坐了,原本半天的路程,硬是花了3天3夜才到家。
在執行現場有“老賴”拿著菜刀抹脖子!江蘇法院要如何強制執行?
這期節目,主持人金思辰和法官一起在現場合唱了歌曲!
一起來看《黃金時間》第四集↓↓↓
圍繞“亮劍治‘老賴’ 破解執行難”,《黃金時間》邀請到了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褚紅軍,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執行局局長刁海峰,江蘇省公安廳指揮中心政委趙明,江蘇省委政法委、依法治省辦副主任沈國新,江蘇省信息中心副主任、省公共信用信息中心主任張志飛,和特邀嘉賓江蘇省委黨校法政部主任陳蔚共同進行解讀。
治“老賴”頭發都愁白了
執行到底有多難?從一首《寧海路75號》就能感受到:
這首歌是江蘇高院執行局的法官朱嶸作曲并演唱的,里面提到,為了忙案子“頭發都愁白了”,可見“治老賴”是真的不容易。
朱嶸還記得最近的一個案例,是到上海執行的一個別墅強制搬遷案件。
上海市青浦區的趙巷鎮,這棟兩層大概五百多平米的別墅,就是要強制清場進行移交的房產。
長期非法占據這棟別墅的吳某一度拒絕讓法院的工作人員進入,在蘇州中院多次到現場強制遷讓期間,吳某曾組織社會不明人員十余名對抗蘇州法院的執行,執行中,吳某甚至還拿出菜刀,上演“以死相逼”的戲碼。
在這種情況下,一線的執行法官決定強制清場,整個過程看驚心動魄,是一個難啃的硬骨頭。
執行到底有多困難?
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全省法院受理執行案件409668件,涉及執行標的金額4256億元,其中,執結220085件,執行到位金額492.49億。
截至目前,仍有189583件未結案件,今后每月還將增加4萬多件,執行工作,仍面臨巨大壓力……
多部門協作聯動 合力破解執行難
江蘇省委政法委、依法治省辦副主任沈國新:目前執行難主要難在相關的部門,信息資源不能共享,形不成合力。今年6月份省委政法委牽頭,建立17個單位組成的聯席會議制度,成員除了今天在座的公安、法院、信訪辦,還有銀行、國土、房管、房產等部門,建立這樣一個制度目的就是要調動社會各方面的力量,來支持和保障人民法院的執行工作,合力推動解決我們法院在執行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法院執行四大難:找人、查物、協助、變現
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褚紅軍:目前所遇到的難題是四個方面:被執行人難找;被執行人的財產難找;執行過程中,協支單位予以協助,但是他們往往以各種理由搪塞;第四個就是抵債的物品變現難。
執行難是事關國家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的問題,涉及到一個國家法治化水平問題,所以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要全面推進法治中國建設,來提升國家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的現代化。在十八屆四中全會這個《決定》上,明確提出要破解執行難,維護社會公平正義。2016年3月周強院長向黨和人民做出莊嚴的承諾,用兩到三年的時間基本解決執行難。
所謂的“基本解決執行難”,就是要實現四個90%加上一個80%:
破解執行難,各個部門分別能做什么?
江蘇省公安廳指揮中心政委趙明:公安機關主要承擔兩個方面的工作,一個是利用警務大數據,協助法院找人查車,另外一個就是對被執行人和其他人員,可能發生的阻礙執行的違法行為,或者拒不執行判決裁定,妨礙公務的犯罪行為進行打擊處理。
省信息中心副主任、省公共信用信息中心主任張志飛:信用辦主要是推動信用信息公開和共享,形成跨部門、跨地區的失信聯合懲戒合力,讓被失信執行人深切感受到一處失信,處處受限的威力。
網絡查控:“老賴”財產“一網打盡”
從2016年到現在,江蘇具體推出那些改革舉措和辦法,可以有效的破解執行難呢?
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褚紅軍:從2016年以來,我們主要是通過執行信息化,來進行執行模式和執行方式的改革,用網絡查控系統,來查找被執行人這些財產。比如銀行存款的查詢。過去相當困難,一天能查三到四個銀行賬號已經是效率很高了。
現在通過網絡查控系統,鼠標一點就可以把被執行人在全國各地銀行網點、開戶行全部查清楚,有沒有款,有多少款一清二楚,過去幾天辦不完的事,現在分分鐘就可以搞定。
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執行局局長刁海峰:這個效率提升是顯而易見的。現在一個執行人員一年查詢到的銀行存款的量,等于過去十年的總和。
江蘇某公司曾經有個案子,需要向被告主張1000多萬的貨款,勝訴之后就申請了強制執行,南京秦淮法院從立案到下公司發放1500多萬的執行款,一共只用了十幾天的時間。
“天眼”監控讓老賴無處藏身
連云港贛榆區公安局的民警馬強,最近協助法院抓到了一個逍遙法外五年之久的老賴,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今年4月份,當地民警收到贛榆區人民法院請求協助查詢函,通過利用公安的大數據還有天眼監控系統,在第二天就發現這個老賴在附近的一個超市有活動,立即調集周邊的警力,前往現場進行抓捕。與此同時,警方通知了法院執行部門前往逮人,這樣就在第一時間將這個潛逃多年的老賴抓獲。
截至目前,贛榆警方已經協助法院查控執行人247人,協助查控車輛53輛。
信息查詢共享 “老賴”信息盡在掌握
江蘇省公安廳指揮中心政委 趙明:2016年省公安廳和省高院之間專門開通了信息查詢共享的專線通道,依托這個通道,省高院可以把被執行人信息直接推送給公安廳,可以幫助查詢被執行人的身份、戶籍、車輛、出行,包括住宿等信息,并且進行出境的限制。
舉個例子,一個南京的被執行人,如果在鹽城在一個旅館登記住宿,鹽城警方會半個小時之內把相關住宿信息推送到省公安廳,我們會及時反饋給高院的執行局,幫助他們查控執行人。
網格員:協助執行的“千里眼” “順風耳”
信息系統是發達,但難免有網絡覆蓋不到的地方,這些“死角”怎么辦呢?
江蘇省委政法委、依法治省辦副主任沈國新:我們全省正在探索實踐“基層網格化社會治理”,把法院的執行工作納入到網格化的社會治理當中。也就是在社區培養“網格員”,他們都是申請被執行人居住社區的工作人員,有可能是鄰居,或者是住在一個村,或者住在一棟樓。畢竟公安、法院不可能24小時都盯著被申請執行人是不是在家,是不是回來了,但是網格員就能做到這一點,幫助法院提供信息。
比如這位來自淮安洪澤區三河鎮新集村網格員,他其實是這個村的村委會主任。
這位網格員介紹了這樣一件事:“今年5月份,洪澤法院告訴我們,村里一對小夫妻離婚了,離婚以后孩子判給了女方,但是判決以后拿到了離婚證明,男的就出去打工了,一直沒有音訊,女方跟他討要撫養費也要不到,法院也找不到他。網格員介入后,多次上門找男方的父母做思想工作,后來工作做通了,男方就把拖欠的將近8000元錢一次性給付了,今年6月份男人回來了,網格員們又進一步找他溝通,男方表示,從今以后小孩的撫養費不再拖欠了,會將小孩撫養成人。”
江蘇省委黨校法政部主任 陳蔚:我覺得這些“江蘇版朝陽群眾”很厲害,彌補了網絡查控系統的不足,正所謂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但是我現在還想,既然是群眾也可以起作用,那我作為一個普通的群眾,能不能發揮一點作用呢?
有獎!提供線索 執行懸賞
就算不是網格員,只要發現了老賴的下落,都可以發揮自己的作用,而且舉報有獎哦!
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執行局局長刁海峰:江蘇正在推行兩種舉報制度,一種是電話舉報。現在全省三級法院,包括省高院本身在內都有舉報電話,只要發現被執行人的下落和財產下落,都可以通過舉報電話舉報,比如省高院舉報電話025-83785555。
第二種方式是有執行懸賞,在中國江蘇網向社會公布執行懸賞,只要幫助找到被執行人或者他的車輛,就會有一定的獎勵。
全省三級法院到目前為止,執行懸賞已經支付出去的懸賞金已經有101萬。
網絡司法拍賣:讓“紙上權利”陽光下變現
老賴找到了,他的財物也拿到了,但是想要現金怎么辦?執行過程中必須解決的一個問題就是變現。
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 褚紅軍:從2014年開始,我們通過網絡拍賣平臺來拍賣。全省一共123家法院,全部錄入網絡拍賣平臺,全部當起了店小二,替當事人賣東西。
4年來,法院們拍賣過的東西千奇百怪,包括活的金龍魚,幾百頭生豬,上百頭梅花鹿……都能賣,而且都能賣掉。外地甚至還有賣波音737飛機的。打破了時空的限制,大大提高了拍賣的成交率和議價率。此外,網上公開拍賣更能保證公開、公平、公正、透明。
執行救助制度:為特困申請執行人托底
在現實情況中,還存在被執行人不是不想還錢,而是客觀上實在沒有財產可供執行,比如破產或者家庭變故,這種執行不能的情況下可以申請救助。
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執行局局長刁海峰:確實有一部分申請執行人,被執行人沒有能力,導致自身生活發生了困難。就是申請執行人自己生活有困難了,我們也有辦法來幫他解決,就是要從國家執行救助基金撥付一部分款項來救助他。
省委政法委、依法治省辦副主任沈國新:目前我們統計數據,2016年救助上面執行救助1471件,使用了救助資金是5210萬。2017年我們是2965件,比2016年翻了將近一倍,救助資金是5190萬元,其有629件他的執行標的在2萬元以下,主要是解決當事人,申請執行人,他的生活確實困難,燃眉之急
聯合懲戒機制:55個部門68項懲戒措施
江蘇省信息中心副主任、省公共信用信息中心主任張志飛:對于失信被執行人,我們一定要加大懲戒的力度,我們省在全國率先出臺了關于建立對失信被執行人聯合懲戒機制的實施意見,參加的部門有55個,涉及到的懲戒措施有68項,涉及的領域有30多個,主要是在公司的設立、招投標、貸賬、擔任高管、子女入學,還有高消費等方面進行了限制,實施信用懲戒。
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執行局局長 刁海峰:江陰法院一個被執行人,標的不是太多,大概也就是幾萬塊錢,躲到新疆去了,被列入了失信黑名單,這樣他就坐不了高鐵,坐不了飛機。后來他從新疆知道自己被納入到失信黑名單,想回來買不到高鐵票,也買不到飛機票,輾轉多地,經過三天三夜,換綠皮車換了三四趟,最后趕回了江陰,回來之后他還是老老實實到江陰法院把這筆錢給還了。我有一句話在這里奉送:逃避執行,不如早一點還錢算了。
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 褚紅軍:現在江蘇這個發布失信被執行人名單的次數接近120萬,促使27萬多被執行人主動履行義務,社會誠信體系建設是克服執行難的最根本道路和辦法。
全媒體直播抓“老賴” 成效顯著
2018年7月10號,江蘇臺融媒體新聞中心和全國60多家媒體,對南京法院執行行動進行了十個小時不間斷全媒體直播,整個圍觀、觀看和互動網民達到5000多萬人次。據統計這次直播執行完畢案件有49件,達成和解協議11件,執行到位金額345萬多元。更重要的,他迫使一部分老賴主動履行義務,有六名被執行人,履行了280多萬元的義務。
讓改革跑出加速度,
讓百姓更有獲得感!
《黃金時間——改革政策e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