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時間已接近農歷處暑,盡管陽光依舊熾熱無比,但海州西鹽河生態長廊卻始終保持著那份清新,每天清早和傍晚,長廊綠地園路和片片小廣場上滿是休閑健身的市民。“就是因為西鹽河兩岸綠蔭如蓋,我們一家才一致選擇在附近小區購買商品房,現在看來我們的選擇真是太明智了。小區綠化本身就不錯,出門不遠就是河濱綠地,私人訂制也沒有這么稱心如意。”聊起城市綠化與居住環境變化,在小廣場健身的張建寧非常開心。
從“獨樹浦”至萬木蔥蘢,我市城市綠化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張建寧是個老海州,他見證并參與了城市建設,日新月異的城市綠化讓他的退休生活變成了清新的享受。“老新浦”后街有一棵百年老榆樹,它見證了這個城市從蘆葦叢生到別樣的綠意盎然,昔日鹽堿灘被改造成一座國家園林城市,并提速向國家森林城市邁進。城市建設突飛猛進,城市面貌煥然一新,從昔日點綴式零星城市綠化到如今公園綠地面積早已突破8500公頃,這座現代化海濱城市也正變得越來越清新。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市城市建設提速發展,高樓大廈不斷“長高”,城市功能在不斷提升,城市綜合承載力也在顯著增強,頗能體現城市軟實力的城市綠化也取得了新突破。市各綠化責任單位探索城市生態建設的新模式,全面實施大型公園綠地、道路景觀、山體復綠和社會綠化建設,進一步突出生態環境的品質提升,目前市區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41.6%,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4.5平方米。萬綠蔥郁,清流繞城,城市綠化從量變到質變的提升,這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也為全市“高質發展、后發先至”目標的實現提供了重要支撐。
我市城市綠化成果來之不易。歷經幾代園林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我市在諸多宜綠地帶挖坑換土,排鹽爽堿,從數以百計的綠化物中挑選出數十種耐鹽堿的主打苗木,并大膽引進偏南方的常綠樹種,讓這個城市變成了“四季有綠、三季有花”的大花園。據市住建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成功創建國家園林城市后,我市又著眼公園城市建設和主次干道綠化提標,并著力扮靚山體綠化和城市河道風光帶,各項園林綠化建設齊頭并進。截至目前,市區較大面積公園已接近30個,其中蒼梧綠園、郁洲公園和在海一方公園等一直是人氣最旺的公園,星羅棋布的街頭小游園綠地更是數不勝數,像西鹽河綠地這樣的風光帶早已成為市民最便利的休閑健身場所。
綠地“均衡共享”理念已深入人心,公園綠地“十分鐘服務圈”已初步形成,市民出門見綠早已不再是夢想,“張建寧”們的愜意生活剛剛開始。
今年,我市將迎來創建國家森林城市驗收,城市園林綠化同樣值得期待。在上半年新增園林綠化100公頃的基礎上,我市將更加強化和均衡公園綠地建設與布局,正逐步實施第十二屆省園博園項目建設,實施主城區林蔭大道改造,提升城市園林綠化景觀水平,實施河道綠廊建設,切實保障城市綠量穩步增加。歷經數十年城市園林綠化接力建設,“移步換景,滿眼春色”終成實實在在的景觀。每天清晨和傍晚,在城市公園、街頭綠地,處處都是休閑健身的市民,越來越多的人愛上了這座城市,他們盡情地享受著這座山海相擁城市的綠色福祉。(□ 李耀華 楊迅 馬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