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 楊開林) 山間駝鈴聲聲,大漠孤煙裊裊。千年之前,古絲綢之路為世界開辟一條充滿東方智慧的共同繁榮發展之路。
千年之后,隨著共建“一帶一路”加速推進,被譽為“鋼鐵駝隊”的中歐班列續寫著新的傳奇。
千年絲路,跨越古今。作為新亞歐大陸橋東方橋頭堡的連云港,近年來圍繞“一帶一路”交匯點強支點城市的目標定位,積極拓展東西雙向開放新領域新空間,推動全方位區域合作,提升陸海聯運通道新能級,推進更高水平對外開放。
陸海相通,“橋”牽中亞。從2016年起至今年8月底,連云港累計發運中歐班列4889列。中哈(連云港)物流合作基地從2014年投用至今,累計進出場集裝箱181.6萬標箱,過境運量全國領先。
依托兩基地暢通亞歐陸海聯運通道
在連云港港的新亞歐大陸橋東端起點,有一個高5.6米、寬4.8米的鋼鐵雕塑,上為鐵錨,下為兩條工字形鐵軌,寓意“鐵路與碼頭在這里交匯”,也意味著新亞歐大陸橋與海上絲綢之路在這里銜接。
2017年6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作出“將連云港—霍爾果斯串聯起的新亞歐陸海聯運通道打造為‘一帶一路’合作倡議的標桿和示范項目”的重要指示。厚植開放基因的連云港,牢記殷殷囑托,將共建“一帶一路”宏偉藍圖一筆一筆繪成澎湃的現實圖景。
陸海聯運,一直以來都是連云港中歐班列最大的特色。山海之間,東西雙向的貨物在這條聯通新絲路的黃金物流通道上川流不息。
晨曦初露,陽光鋪滿海面,迎接新一天的開始。距離集裝箱碼頭咫尺之遙的中哈(連云港)物流合作基地是我國首個投用的“一帶一路”建設實體項目,經過近10年運作,已成為中亞五國過境運輸、倉儲物流、往來貿易的國際經濟平臺。為了提高裝卸效率,基地在全球首個實現了鐵路裝卸場站的智能化遠程無人操控,集裝箱裝卸作業效率提高30%以上。
與中哈(連云港)物流合作基地相隔不遠的上合組織(連云港)國際物流園內,19公里長的鐵路專用線上,班列往來,將連云港與中亞國家緊密聯結在一起。園區不斷強化拓展上合組織出海基地服務功能,“公鐵河海”多式聯運物流運輸體系基本建成,“港航路園”實現無縫對接。
依托“兩基地”,連云港中歐班列加快“走出去”步伐,已布局阿拉山口、霍爾果斯、二連浩特、喀什4個過境口岸,實現對中亞地區主要站點的全覆蓋,至土耳其、波蘭、德國和日中蒙、中吉烏等班列線路穩定運營,班列滿載率基本達到100%。
以更高標桿聚力“一帶一路”強支點建設
近日,一列滿載烏茲別克斯坦鉀肥的中歐班列抵達中哈(連云港)物流合作基地。通過“零等待”“零污染”“零貨損”的轉關監管模式,這批貨物第一時間搭乘海運班輪發往東南亞。
近年來,我市以更高標桿聚力建設“一帶一路”更強支點,依托自貿試驗區的制度優勢,積極探索落地“海鐵空”聯運、“保稅+出口”混拼、“集改散、散改集”等新模式。
在連云港海關監控大廳,偌大的屏幕上顯示著貨輪、班列、場站等單位實時信息。當有貨輪從大洋彼岸出發駛向連云港時,船上運輸的貨品信息、目的地信息等就可先行發往海關信息化系統,進行線上審核。待船一靠港,即可省去以往“落場、提箱、進場、等待”等中間環節,實現卸船和裝車“一站化”。
“這種船車直取新模式,可節約75%的中轉作業時間/60%的相關費用。”連云港海關物流管理科科長劉貴明說。讓信息多跑路,讓通行更暢通,連云港探尋班列接卸提質增效之道。
一車廂貨柜單裝過境貨物裝不滿,再裝出口貨物又不符合監管規定怎么辦?連云港首創“保稅+出口”混拼,前置貨物查驗,實現保稅轉出口貨物和國內一般貿易出口貨物混拼發運,大大提高裝載率,減少等待時間,為企業節省73%的運輸成本。
鐵海聯運涉及的部門多、流程多怎么辦?“一單到底”新模式讓客戶只需將鐵路運單、海運訂艙單、海運裝箱單一次性提供,鐵路、港口等部門就可通過信息共享實現統一辦理,貨物可從發貨地直達港口。
4000多公里外的中哈邊境,距中國霍爾果斯口岸僅15公里的“霍爾果斯—東門”無水港一派繁忙。無水港所屬的哈薩克斯坦站名為阿騰科里,火熱的跨境運輸讓這個地方聲名鵲起。
“憑借中哈雙方共同推進電子口岸等信息化項目建設,‘霍爾果斯—東門’無水港已與中哈基地實現業務聯動、人員互派、信息聯通和資源共享,如同把連云港出海口搬到哈薩克斯坦‘家門口’。”連云港中哈國際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左學梅說。
是經濟紐帶更是人民的“連心橋”
中歐班列不僅是經濟崛起之鈕,也是民心相通之脈。奔馳不息的“鋼鐵駝隊”,帶來的不僅僅是經濟合作,也是有溫度的文化交融。
去年12月,中哈(連云港)物流合作基地將市圖書館捐贈的400余冊中文圖書和文創產品運往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市、阿克套市,書籍包裝箱印有中國古語“千里同好,堅于金石”。
這句話承載著中國人民對哈薩克斯坦人民的深厚情誼。很快,阿拉木圖市中心圖書館向市政府和中哈(連云港)物流合作基地發來感謝信。信中寫道:“此舉促進了中哈文化交流,為傳播兩國文化成果作出了貢獻。”
市外辦工作人員介紹,格魯吉亞巴統市和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市的圖書館設立“連云港圖書專架”,通過一本本中國傳統文化及連云港地方特色圖書,向當地民眾提供廣泛、精準及快捷的中國文化學習資源,在互學互鑒中推動不同閱讀文明的誠意對話。
據了解,共建“一帶一路”10年,我市不斷探索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舉辦文化學堂、民樂線上推廣等人文交流活動,同時聯合哈薩克斯坦阿斯塔納國際大學共同建設新亞歐陸海聯運通道研究院,著力開展中亞地區與江蘇省及連云港市在經貿以及共建出海通道方面的戰略研究。
路相通,情相牽,心相近,夢相連。中歐班列十年“長跑”,“一帶一路”行穩致遠。
總值班: 吳弋 編輯: 陶莎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