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阿麗
那天晚上,當我與先生急匆匆趕到醫院急救室時,心臟病突發的父親已脫離生命危險,靜靜地入睡了,我們懸著的心才放下。
彼時正值深夜12時,急救室里只有我父親一名患者,為父親看病的男醫生在辦公桌前書寫病歷,護士到我爸爸床前觀察病情,安慰我:“你爸爸病情基本穩定下來了,如果他感覺哪里不舒服,就及時告訴我們。”我點頭答應著。
忽然,急救室門口傳來一個沉悶的聲音:“醫生,我這里很疼!” 醫生護士趕緊跑到門口,我調頭循聲望去,是一位六十多歲的胖大爺,他身穿背心短褲,看上去體重200來斤,臉色發暗,口唇紫紺,喘著粗氣,右手按著胸口。醫生對他說:“快,你先躺下,我給你做檢查!” 護士們扶著他躺下來,藍色的布簾立刻拉了起來。
“我去年犯過心梗。今晚我一個人在家看電視劇,感覺胸口疼,趕緊騎上摩托車過來。只帶了身份證,錢也沒來得及拿!”病人一口氣講完這些話,喘氣聲愈來愈急,隨即傳來痛苦至極的“哎喲”聲!
“是急性心肌梗塞!趕緊搶救!”醫生的聲音突然提高8度。我聽了心頭一緊。
護士們匆忙的腳步聲,打破了夜晚的寧靜。不一會兒,心電監護儀的報警聲響起,有護士說:“脈搏42,呼吸22,血壓50/20。”
“開通綠色通道,建立靜脈通路,心電圖,急查血,上呼吸機,打120尋找病者家屬……”醫生緊張而有序地布置著搶救任務。
“病人出現頻發室性早搏,靜脈推100毫克利多卡因!”
“進行心肺復蘇!”
三名護士輪番按壓病人的胸口。
“快!進行電除顫……”
一位護士飛快地取來除顫器,幾秒鐘后,就聽見“嗵”地一聲響。
十幾秒鐘過去了,伴隨著醫生一聲“除顫成功!”我再一次聽見病人“哎喲”的聲音。
在兩個多小時的搶救過程中,病人反復發生室顫、心跳及呼吸暫停癥狀,醫生和護士一次次電除顫,一次次心臟按壓,終于,病人恢復了自主心跳和呼吸,病情趨于穩定。
護士們長長地吁了一口氣,掀開布簾,只見她們的白大褂背部已經被汗水浸濕。凌晨3點左右,病人親屬由“110”民警陪同,來到急救室,醫生向其講述搶救全過程,并建議將病人轉至ICU病房繼續救治。
那一夜,我目睹了分秒必爭的生死較量!
這“一面”,使我讀懂了敬畏職責,敬畏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