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金大規模設備更新,中國制造向“新”而行。國家統計局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1-4月份,設備工器具購置投資同比增長17.2%,拉動全部投資增長2.2個百分點。今年以來,我國持續推動實施大規模設備更新行動,在相關政策帶動下,我國設備更新投資實現較快增長。
向“新”而行,以“新”提質,正當其時。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是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習近平總書記在新時代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座談會上強調,要深入實施制造業重大技術改造升級和大規模設備更新工程,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讓傳統產業煥發新的生機活力。工業是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2024年一季度,全國規模以上工業產能利用率為73.6%,比上年同期下降0.7個百分點,比上季度下降2.3個百分點。我國是工業大國,2023年全部工業增加值39.9萬億元,占GDP的31.7%,制造業增加值占全球比重超過30%,連續14年位列全球第一,工業領域設備更新需求巨大。
設備更新“加速跑”,強健中國制造“筋骨”。江蘇省張家港一家有50年歷史的冶金企業在規劃的第四條短流程超低排放的“超薄帶”產線,相較于傳統熱軋800—1200米的長度,這條產線長度僅50米,燃料消耗減少95%,水耗減少80%,碳排放只有傳統產線的四分之一。實踐證明,大規模設備更新能夠激發投資活力,推動技術創新,加快綠色轉型,優化產業結構。隨著新型工業化進程的深入推進,工業領域對先進設備的需求將持續增長,工業制造成為大規模設備更新的重點領域。圍繞節能降碳、超低排放、安全生產、數字化轉型、智能化升級等方向,加速推進工業設備更新升級,中國制造的“筋骨”無疑將日益強健。
大規模設備更新,利當前更利長遠。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持續激發和增強社會活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取得新的更大成效”。作為制造業大國和人口大國,2023年,中國工業、農業等重點領域設備投資規模約4.9萬億元,隨著高質量發展深入推進,設備更新需求不斷擴大,初步估算,這將是一個年規模超5萬億元的龐大市場。設備更新的“新”指的是提升生產率、贏得發展先機的新生產工具,既能增加先進產能、促進節能降碳、減少安全隱患,強健中國制造“筋骨”,更將有效激活大市場,為高質量發展增添動力。這對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有著重大且深遠的意義。
以“質”為先,向“新”而行,謀未來之勢。提速增效設備更新持續分解落實,協調各方加力財稅精準支持,強健中國制造“筋骨”。以設備升級增進先進產能,以高品質供給激發全新需求,撬動大市場,倍添新活力,高質量發展的動能必將持久穩健澎湃涌動。(蘇云)
總值班: 吳弋 編輯: 馬靜靜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