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現在在家門口看病這么方便,不需奔走轉院,就能獲得專家會診,還能讓大醫院的專家幫忙讀片、看報告。”在江蘇連云港,緊密型縣域醫共體打通了醫療機構之間的“圍墻”,成立數字健康駕駛艙,用一張“健康網”織起了居民就診、檢查、治療、拿藥的全過程,讓居民獲得更加公平可及的醫療資源,讓看病變得更加便捷容易。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強盛的重要標志。縣鄉醫院,是守護基層群眾健康的“第一道防線”。然而,受醫療資源稟賦不足、技術水平有限等因素制約,以前往往是“小病縣里檢查,大病送大醫院”。如何為億萬人民提供可及的優質醫療服務,讓基層群眾就近看上病、看好?。可罨t改,積極構筑緊密型縣域醫共體,通過增加醫療資源、優化區域城鄉布局,正是解決醫療資源不平衡,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的“關鍵一招”。
從全面推進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到取消藥品加成,從推動建設一批“家底厚實”的公立醫院再到持續發展呼吸、感染、急診等一批重點專科……一系列醫改措施的出臺實施,充分體現了醫療衛生事業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的發展思路。近年來,國家衛生健康委等部門相繼發布政策指導意見,推進緊密型縣域醫療衛生共同體建設,明確以城帶鄉、以鄉帶村和縣鄉一體、鄉村一體,旨在進一步解決城鄉醫療資源不均衡的瓶頸問題,通過優質醫療資源下沉,縮小城鄉醫療服務的差距。
具體到實踐層面,在江蘇連云港等地發生了顯著變化。通過與三級醫院的對口幫扶,縣、鄉醫院不僅醫療設備得到顯著改善,而且醫療服務質量也有了大幅提升。從ICU到急診科,從靜脈溶栓到關節鏡手術,一系列先進醫療技術的“下沉”,使得之前幾乎門可羅雀的基層醫院變為當地居民信賴的首選醫療機構。這種改變直接源于三級醫院與縣、鄉醫院的深度合作,也生動展示了我國加速推進基層醫改的成效。通過“輸血”與“造血”相結合,距離基層群眾更近的縣鄉醫院,擁有了令老百姓信賴“醫”靠的醫療服務能力。
當然,三級醫院對縣鄉醫院的對口幫扶,還只是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的第一步。如何確??h鄉級醫院在獲得初步提升后能夠持續發展,這不僅需要持續的政策支持和資金投入,還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醫療質量監控和評價機制,確保醫療服務的質量與安全。同時,加快提升基層醫療服務的人性化水平也不容忽視,良好的醫治環境、貼心的服務態度,在提升人民群眾的就醫體驗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提升老百姓就醫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既要設備“硬件”支持,也要服務“軟件”支撐。
按照國家衛生健康委的指導意見,到2025年,將力爭在90%以上的縣市建成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到2027年底,實現全覆蓋。通過深化醫改,推廣縣域醫共體建設,有效解決醫療資源分布不均的問題,在提升全民健康水平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步伐。縣域醫共體醫改,下一步將瞄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加大攻堅力度。用好“關鍵一招”,有序推進一項項務實之舉、創新之策,老百姓在“家門口”看好病正在成為實實在在的民生福祉。(連予)
總值班: 吳弋 編輯: 馬靜靜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