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總產量首次突破1.4萬億斤,快遞年業務量首次突破1500億件,新能源汽車年度產量首次突破1000萬輛,全國鐵路年度發送旅客首次突破40億人次,前三季度進出口總額歷史同期首次突破32萬億元……說起來,今年中國經濟創下的“首次突破”可真不少。(央視新聞)
“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即將順利完成。”2024年收官在即,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這樣總結今年經濟運行情況。這一年,國際局勢風云突變,經濟全球化遇阻,外部壓力加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艱巨,內部困難增多。盡管如此,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仍表現優異。這一系列“首次突破”,就是前行路上亮麗的坐標。
一個個“首次突破”,有力說明一系列積極因素在累積增多,經濟企穩回升勢頭在增強。農業是立國之本,農業高質量是經濟高質量的基礎和關鍵。糧食產量繼連續9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之后再上新臺階,夯實了我國經濟穩定運行的基石;小包裹牽動大市場,快遞量創新高,反映出我國提振內需的成效;作為培育和壯大新質生產力的一個代表,新能源汽車高歌猛進,是新動能強勁支撐高質量發展的有力注腳;外貿韌性顯示高水平開放的中國煥發內生動力……透過一個個“首次突破”可以真切地感知到,我國經濟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能大,長期向好的基本態勢沒有發生改變。
一個個“首次突破”,既鼓舞人心,說明今年的發展歷程極不平凡,又提振信心,激勵我們不畏挑戰困難,砥礪前行。我國經濟發展有黨的堅強領導;我國基本經濟制度具有促進生產力發展、推動共同富裕、保證經濟高質量運行的優越性;我國具有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內需已經成為經濟增長的堅實基礎……一個個“首次突破”清楚地表明,我國經濟穩中求進、穩定向好,具有顯著制度優勢和支撐條件,中國經濟是一艘巨輪,我們要正視風浪的挑戰,更要看到前行的堅定,切實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堅定信心、實干有為,通過改革發力、政策給力,把發展潛力充分釋放出來,把各方面積極因素轉化為發展實績。
一個個“首次突破”張揚中國力量,唱響中國經濟光明論。從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到開展“人工智能+”行動,培育未來產業;從深化外商投資促進體制機制改革到營造綠色低碳產業健康發展生態,培育綠色建筑等新增長點……即將迎來的2025年,機遇與挑戰并存。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的一項項行動舉措,共同勾勒出中國經濟明年重要發展方向。從一個個“首次突破”感知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持續增強,讀懂中國精神、汲取奮進力量,眾志成城、奮發拼搏,努力把“新藍圖”變為“實景圖”,創造更多的新突破、新奇跡,中國經濟航船必將破浪前行,駛向更加光明的未來。(高譚)
總值班: 吳弋 編輯: 馬靜靜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