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為深入做好《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五卷的學習教育工作,根據市委統一安排,我市社科理論界積極行動,通過召開學習座談會、征集理論文章等形式,推出一批兼具理論深度與實踐價值的研究闡釋成果。這些成果或從宏觀視角闡釋著作的思想體系,或聚焦“人民至上”立場探尋治國理政智慧,或圍繞理論普及闡述社科工作的時代責任,或結合教育、科技、人才等主題探討立德樹人與高質量發展路徑,部分成果還注重將黨的創新理論與連云港市情實際相結合,為譜寫“強富美高”新港城現代化建設新篇章尋理探源、貢獻智慧。
特遴選部分理論成果予以刊發。希望文章能引發讀者思考共鳴,共同推動學習宣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五卷走深走實,持續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港城大地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五卷學習筆談——
堅持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引領
不斷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五卷深刻指出,“要錨定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的戰略目標”“不斷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進程中,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可以更好地宣介中國主張、傳播中華文化、展現中國形象。
新時代新征程,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是文化強國建設的重要目標和重要任務。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要求新時代新征程上文化強國建設必須堅定文化自信,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智慧營養,推動其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讓中華文化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光彩;不斷增強文化軟實力,通過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能夠增強我國在國際社會中的話語權,為實現民族復興偉業奠定堅實基礎;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構建多渠道、立體式的對外傳播格局,通過創新傳播方式,利用新技術手段,提升中華文化的國際傳播效能;不斷深化文明交流互鑒,要在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基礎上,推動不同文明之間的交流互鑒,促進人類文明的共同進步。
新時代新征程,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具有重要意義。文化強國建設要堅持以不斷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為目標,這一目標不僅是文化強國建設的核心任務,也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戰略部署。其一,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精神動力。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有助于增強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為實現民族復興偉業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文化支撐。其二,不斷增強國家軟實力和國際競爭力。當前,文化軟實力成為衡量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標準,通過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能夠增強我國的國際話語權和影響力,不斷提升國家的軟實力和國際競爭力。其三,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華文化強調“和而不同”“美美與共”,這些理念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高度契合;通過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能夠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文化支撐,促進不同國家和民族之間的相互理解和合作。其四,不斷促進人類文明進步。中華文化蘊含著豐富的智慧和價值,如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等全人類共同價值,通過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能夠為解決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提供有益的借鑒和啟示,推動人類文明的進步。
總之,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是新時代新征程上我國文化強國建設的重要目標和重要任務,我們要堅持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引領,堅定文化自信,推動中華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不斷提升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推動文化交流和文明對話更加深入,更好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推動人類文明進步作出新的更大貢獻。(沈春梅 江蘇海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市政治學會會長)
總值班: 曹銀生 編輯: 梁紅燕
來源: 連云港發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