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連云港日報全媒體記者 周瑩)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將每年9月的第二個周六定為“世界急救日”,這個國際組織希望通過這個紀念日,呼吁世界各國重視急救知識的普及,讓更多的人士掌握急救技能技巧,在事發現場挽救生命和降低傷害程度。那么,港城人的急救體系怎么樣?目前,港城急救車夠用嗎?
曬曬咱們連云港急救的家底
市本級:目前我市納體系的急救車輛是115輛,其中市本級急救車輛26輛,其中普通型救護車16輛,監護型救護車8輛,負壓車1輛,急救應急指揮車1輛。市區設有8個急救分站,實行24小時院前急救保障服務。出車率99%以上,急救服務半徑平均3-5 公里,每分站平均服務人口15萬人,呼叫受理時間平均為1分鐘,急救反應時間平均為10分鐘。
今年上半年,港城急救忙不忙呢?
根據市急救中心數據顯示:截止到今年6月底,中心共接警39647次,比去年同期增長3.6%;完成各類院前急救任務9411次,比去年同期增長7.8%;與110聯動2621次,比去年同期增長3.5%,長途轉運病人172人次;急救出車率99.09%,安全行車31萬公里。小編感覺急救真的好忙啊
港城急救體系即將升級
院前急救模式:院前急救是指在院外對急危重癥病人的急救。目前我市正在搭建全市院前急救體系救護車信息平臺。截至6月下旬,全市共錄入91臺院前急救車輛信息(市區24臺、東海縣10臺、贛榆區25臺、灌云縣8臺、灌南縣24臺)。
“智慧報警系統”:目前我市已經實現了微信報警功能,即以微信公眾服務號的形式推出微急救,實現微信一鍵報警、實時GPS定位、同傳病史檔案。
“智慧救護車”:基于“院前—院內急救一體化”項目,我市急救系統加大與醫院合作力度,爭取以部分救護車為試點,增配車載導航儀、醫療PAD、車載視頻錄像機和4G網絡等信息化設備,打造一批“智慧急救車”。即醫護人員在車上進行院前搶救的同時,實時傳輸患者生命體征、心電圖等數據到醫院,實現院前院內急救信息互通,提高急救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