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據悉,此次發布的世界遺產地預備清單,共涉及分別位于遼寧、河北、山東、江蘇四省的14個地點,包括渤海灣和黃海沿岸大部分舉世矚目的重要物種棲息地。渤海灣和黃海沿岸區域擁有世界上面積最大的連片泥沙灘涂,是東亞———澳大利亞候鳥遷飛路線上水鳥的重要中轉站,每年有超過240種候鳥在此地域繁育、遷徙、停歇和越冬,其中22種候鳥為世界自然保護聯盟認定的全球受威脅物種,近百種水鳥種群數量超過全球種群總數的1%。
世界遺產地預備清單中,江蘇有5處濕地入選,其中一處在連云港,鹽城和南通各兩處。我國主要有三條候鳥遷徙路線,其中有兩條遷徙路線與連云港有密切關系,特別是海島和海岸濕地正位于亞洲東部候鳥遷徙的主要路線上,是大批候鳥的遷徙驛站和多種海鳥的棲息場所。
根據2009年濕地資源調查和2016年全省濕地基礎數據校正結果,我市現有濕地總面積23.3萬多公頃(不含水稻田),占全市國土面積31.08%。其中自然濕地面積(包括近海與海岸濕地、河流濕地、湖泊濕地和沼澤濕地)和人工濕地面積(包括庫塘、運河及輸水河、水產養殖和鹽田)面積基本相當。
“正是因為有了這大片濕地,才讓我市有著十分豐富的濕地資源。”市林業站站長張永忠說。生活在我市濕地的500多種動物中,鳥類達250種,主要鳥類有黑鸛、中華秋沙鴨、震旦鴨雀、海鸕鶿、黃嘴白鷺、蒼鷹、雀鷹等。其中前三島遷徙鳥類占絕對優勢,故常被譽為海州灣中的“鳥島”。野生植物約150余種,沿海灘涂濕地植物主要有白茅、鹽角草、鹽蒿、中華補血草、獐毛蘆葦、茵陳蒿、大米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