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做好政產學研大文章
●瞄準世界前沿布局產業
●強化產業集群化發展
●主持人:本報記者周瑩
●嘉賓
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廣基
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化學藥與醫療器械處處長華玉濤
全國生物醫藥園區產業集群協同創新聯盟秘書長芮國忠
近日,全省科技獎勵大會上,省委書記婁勤儉在講話中指出要整合醫藥產業創新資源,合力建設科研基礎設施,組建醫藥技術創新聯盟,推動醫藥產業質的提升。作為江蘇最具創新力的城市,連云港如何將省委書記婁勤儉的要求落地,為江蘇醫藥產業質的提升發揮連云港作用呢?
以創新驅動質量提升
主持人:作為全省最重要的醫藥創新基地,連云港醫藥產業發展舉世矚目,創造了一系列代表中國新藥創制記錄的產品。隨著全國醫藥產業競爭加劇,連云港醫藥產業也面臨人才、項目等難題。如何繼續保持連云港競爭優勢呢?
華玉濤:創新是連云港醫藥產業發展的生存之道。當前全球醫藥行業研發費用保持持續穩定的增長,未來應該還是保持非常顯著的增長率,持續創新的投入是地方發展醫藥產業非常重要的因素。從全球市場看,新藥研發正在進入到加速期,企業如果沒有新產品很難保障期持續增長。其次,連云港要高度重視生物醫藥的開發。在全球醫藥市場最暢銷的藥物中,生物醫藥比例正在逐步提升。今天生物技術不僅幫助我們破解健康難題,而且還可以為我們提供疾病預防診斷治療等方法,此外生物技術還關系著國家安全。因此,連云港醫藥產業必須提前布局生物醫藥。再次要高度關注人工智能在醫藥產業方面的應用。目前藥物研發的費用居高不下,未來,我們將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幫助科學家提高新藥研發的效率。因此連云港也需要關注這個方面技術的發展,為連云港新藥研發插上速度的翅膀。此外,連云港也要關注中小企業發展。隨著越來越多的科技人員進入到創業領域,他們的成果需要有孵化的土壤,連云港要高度關注這批企業,為他們提供土壤。
政產學研用破解科教資源不足
主持人:長期以來,連云港醫藥企業通過“借智”的方式進行創新。隨著連云港醫藥產業發展水平提升,連云港也需要建立自己的“智慧大腦”,為連云港醫藥產業服務。那么,連云港如何打造這樣的“智慧大腦”呢?
王廣基:醫藥產業是一個高技術、高投入、高收益、高風險和長周期的產業。因此,政府要大力支持企業做創新。這就要求要處理要政府和高校合作的關系。以我們正按照美國斯坦福硅谷模式策劃的江寧藥谷規劃。首先我們確定了建設的標準是打造水解水平的藥谷,這就需要建立國內一流的研究機構,建立完整的研發鏈。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我們醫藥大學聯合江寧政府成立了專家智庫,啟動了中國藥谷的建設。其次我們要在這個藥谷建立世界一流的醫藥服務體系,這個體系囊括了新藥發現、高端標準研究、安全評價以及臨床等一系列的研究服務體系,這將助推園區和相關企業在其中孵化。再次,我們還將建立符合國際認證的研發標準,爭取按照國際標準建立研發和生產基地。
當然校企合作也是非常重要。我們和恒瑞合作的模式就很好,通過企業進校園將企業的需求同院校理論研究相結合,實現資源共享,互利共贏。目前,我們已經將很大面積的行政辦公樓改造成面向企業研究院。恒瑞已經入駐了,可以近距離同高校合作,實現零距離的服務。我們也歡迎很多企業到這里研究中心來,促進雙方合作。
重視產業集群化發展
主持人:當前醫藥產業發展進入到新的發展紀元,幾乎所有的城市都將醫藥產業作為區域產業布局。在這個過程中,醫藥產業也面臨一系列的問題,如何整合區域醫藥資源成為各個城市急需要關注的問題。
芮國忠:區域發展醫藥產業最關鍵就是打造創新的生態圈。這個生態鏈有多個方面構成,包括創新園區、創新產業集群等等。其中產業集群是根本,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大多數醫藥產業發展好的區域,都是按照產業集群化思路打造的。例如硅谷、波士頓等。2007年,時任馬薩諸塞州州長Deval Patrick頒布了10億美元的生命科學刺激法案,十年之后,他的繼任者Charlie Baker聲明政府將會繼續支持生命科技公司,包括促進相關就業,設立藥品研發基金等。應該說密集的頂尖大學、先進的教學醫院、豐沛的創投資金、充裕的研究經費、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激烈的競爭造就了美國甚至全球最具競爭力的生物制藥聚集地。
有產業集群才可以集聚產業要素、服務藥物、人才要素。建立產業集群可以有力整合資源,培養區域核心競爭力,留住人才。其次要整合資源,這種整合主要體現在六個方面,整合創新平臺,科技金融資源、國際合作平臺、市場品牌、產業生態以及園區資源。目前在這個方面,我們正在積極進行探索,希望連云港也參與到這樣的生態體系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