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蔚 秦健)春日的贛榆,河面波光粼粼,岸邊新綠初綻。下午3時,贛榆區水利局執法隊員王紀波和同事們驅車抵達青口河畔。他們的任務是巡查附近15公里河道,排查私挖砂土、私設漁網等違法行為。“春季水位變化大,私挖砂土和阻水捕魚高發,必須盯緊每一處隱患。”王紀波一邊調試執法記錄儀,一邊向筆者介紹。
河岸泥濘的小道上,四名執法人員手持定位儀,仔細檢查河灘是否有新翻動砂土的痕跡。與此同時,一架無人機從頭頂呼嘯升空,操控員李濤緊盯屏幕,實時傳回的畫面中,河道全貌一覽無余。“以前徒步巡查,一天最多走七八公里,現在無人機半小時就能覆蓋幾十公里,還能拍到隱蔽角落。”李濤說。今年以來,無人機已協助發現10余起私挖砂土案件。
“‘無人機+徒步’的形式是我們今年創新推行的‘1+N’河道巡查聯合管控機制的核心內容。無人機視野廣、機動性強,對所轄河庫管理范圍進行高空俯瞰,能夠迅速排查出私挖亂采、侵占河道、亂堆亂放等妨礙河道行洪的問題,是我們得力的‘空中助手’。”李濤介紹,同時水利系統還整合各部門、各基層站所的力量,進一步延伸河庫巡查的觸角,形成河庫管理保護的強大合力,建立起“縱橫交織、上下聯動、直達末梢”的立體巡查執法格局。
“老鄉,河道邊不能堆放漁網,影響行洪安全啊!”在一段村居密集的河道旁,王紀波發現村民老李正準備架設魚籪。他一邊幫忙收起漁具,一邊遞上水法律法規宣傳材料。“我們理解大家靠水吃水,但河道安全關系到整個區域的防汛,您要好好看看這手冊!”老李聽完連連點頭:“之前不懂法,以后一定按規矩來!”
這樣的場景在巡查中屢見不鮮。執法車上掛著大喇叭,循環播放著河道保護條例;隊員們的背包里裝著宣傳單,遇到村民便耐心講解。王紀波坦言:“執法不是‘一罰了之’,更要讓群眾明白‘為什么不能做’。”今年以來,贛榆區通過宣講會、村廣播站普法等多種方式,引導地方群眾學法懂法、知法守法,支持河道水庫的水生態保護工作,共同維護良好的河庫水安全秩序。
夕陽西下,當天的巡查告一段落。執法隊員們的褲腳上沾滿泥點,但他們的腳步并未停歇。“河道巡查沒有淡季,只有春夏秋冬。”王紀波說。他的身后,青口河水靜靜流淌,倒映著兩岸愈發蔥郁的綠意。
總值班: 曹銀生 編輯: 陶莎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