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亞橋機械制造有限公司的廠房內,一批出口伊拉克的海盜船和迪斯科轉盤整裝待發。從一家名不見經傳的鄉鎮社辦企業,到如今歡樂谷、融創等頂級主題樂園大型游樂設施的供應商,亞橋機械用近40年的時間,講述了一段關于堅守、突破與超越的“港城民企故事”。
從“搖搖馬”
到“A級資質”的蛻變
亞橋機械的前身是創立于上世紀80年代的“連云港市游藝機械廠”,最初屬于海州區朐陽鄉社辦企業。公司董事長王林禮回憶道:“當初我們只能生產幼兒園里最簡單的‘蹺蹺板、搖搖馬、滑滑梯’。”就是在這樣簡陋的條件下,亞橋機械邁出了第一步。
隨著中國游樂設備制造業逐步走向規范化,亞橋機械敏銳地意識到,唯有緊跟國家標準、提升技術實力,才能在行業立穩腳跟。公司不僅是行業標準的堅定執行者,還積極參與到多項國家標準的制定和修訂中,與行業分享實踐數據、開放技術模型。
如今,亞橋機械已成為第一批取得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頒發的A級大型游樂設施制造許可證的企業,資質覆蓋設計、制造、安裝、改造、維修全流程,實現了從“制造”到“智造”的華麗轉身。
技術賦能
為安全拉滿“防護值”
在亞橋機械的技術車間里,三維建模、有限元分析、3D打印等數字化技術已成為產品開發的標配。技術總工馬為孝舉例說:“我們通過SolidWorks進行參數化建模,將設計周期縮短50%以上。比如70座海盜船的玻璃鋼裝飾件,借助3D打印既保證了安裝精度,又滿足了復雜外觀需求。”
傳統的外觀設計需要先采用木頭或泡沫雕刻,或者用泥塑制作實物模型,再用樹脂膜翻模,最后才能生產產品,整個過程耗時耗力。
如今,3D打印技術的應用直接省去了前兩個步驟,不僅大大縮短了制作時間,提高了設計速度,還能更好地適應客戶個性化定制需求。
更重要的是,亞橋將安全視為企業的生命線。除了嚴格執行《特種設備安全法》等法規,公司還通過有限元分析對設備關鍵部位進行靜力學與動力學模擬,預測極端工況下的應力分布與疲勞壽命。“比如‘穿梭時空’的旋轉臂焊縫,我們預先加大安全冗余,實現無限壽命設計。”
產品不僅要安全,還要有趣。亞橋機械的海盜船融合“鄭和寶船”造型與獨有的高效驅動制動技術;迪斯科轉盤通過高速氣動升降換向與轉盤變速旋轉運動技術組合,搭配音樂燈光營造沉浸氛圍;“穿梭時空”載著乘客的時針座艙,來回穿梭于時間和空間之間,為游客提供驚險刺激的體驗……
從“國內突圍”到“走向世界”
2013年,亞橋機械迎來了里程碑式的突破———與武漢歡樂谷達成合作,一次性交付兩臺大型設備。“2015年之前,國內大型主題樂園幾乎被進口設備壟斷,”總經理翟懷前表示,“能和國際品牌同臺競技,是我們一直以來的夢想。”此后,亞橋機械陸續與重慶、成都、西安、南京等地歡樂谷,以及融創、萬達、華昌集團等達成合作,成為國內一線主題樂園的穩定供應商。
去年,亞橋機械積極參加了廣交會,這一決策帶來了意外驚喜。公司直接接觸到了一批來自俄羅斯和伊拉克的外商,并自主談成了出口生意,實現了從依賴外貿公司到直接與外商交易的轉變。
這一轉變不僅省去了中間環節費用,極大提高了利潤空間,更標志著亞橋機械真正具備了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能力。截至目前,亞橋機械的游樂設備已成功進入歐洲、西亞、中亞、南亞、東南亞、非洲等地區,海盜船、迪斯科轉盤、滑行車等產品出口至俄羅斯、伊拉克、阿塞拜疆、吉爾吉斯斯坦、孟加拉、印度、越南、緬甸、印度尼西亞、埃及等十多個國家。
面對文旅行業日益多元化的需求,亞橋機械早已布局未來。公司明確將人工智能、VR沉浸體驗、全息互動等前沿技術作為重點研發方向,推動產品從“傳統游樂”向“場景式綜合體驗”轉型。“單一被動的游樂設施已無法滿足新一代消費者,”翟懷前感嘆,“未來將是互動、融入、敘事三者結合的時代。”
從社辦小廠到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從鄉鎮車間到國際市場,亞橋機械的成長軌跡,是港城民營企業艱苦創業、持續創新的一個縮影。在以科技賦能傳統制造、以標準引領行業升級的道路上,亞橋機械正以“匠人匠心”的態度,向世界展示著“港城智造”的力量與夢想。(張文華 劉靜 辛玲)
總值班: 曹銀生 編輯: 周金林 審核: 周金林
來源: 連云港發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