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燦 趙威娜 祝海梅)海州區浦南鎮新建村牧原生豬養殖基地內,豬舍規劃整齊,水和食物通過管道自動投送,就連豬糞清理也全部自動化?!艾F在一人能管2000至3000頭育肥豬,單清糞環節,1塊2毛錢電費就頂過去1200元人工成本!”工作人員邊說邊指向豬舍下方,板下清糞機器人正緩緩移動,糞便被精準收集,“以前清糞得忙大半天,現在機器跑一趟就搞定,還省一半水?!?/p>
養殖基地的智能管理平臺上,實時顯示著豬群體溫、采食量等數據。“你看這屏幕上的曲線,哪頭豬發燒、腹瀉了,立馬能預警。”養殖基地技術員介紹,“這些信息是軌道巡檢機器人實時傳回來的。它就像‘全科醫生’,傳感器能測體溫、查看活動量,發現異常還會調配其他機器人協同作業?!?/p>
如今,智能系統的深度應用讓規?;B殖更加高效。豬舍里,空氣過濾、飼料高溫滅菌系統時刻運作,智能供料系統依據豬群體重、日齡精準配給飼料,減少浪費。智能管理平臺上,存欄量、配種計劃、銷售數據實時更新,自動估算月末存欄量、規劃銷售計劃,還能追溯生豬品質,為科學決策提供支撐。更厲害的是,豬病預測模型通過分析海量養殖數據,能對疫病提前預警,輔助獸醫遠程診斷,讓疾病傳播率下降近六成,豬群健康率顯著提升?!澳壳?,養殖基地占地264畝,年存欄母豬0.4萬頭、出欄育肥豬能達到10萬頭。”浦南鎮新建村牧原生豬養殖基地負責人張勇說。
科技賦能的最終落腳點,是讓農民的“錢袋子”鼓起來。養殖基地提供了從智能設備運維到養殖管理等共90個就業崗位,優先招聘周邊村民。月薪也較傳統養殖行業高出約三成,不少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拔覀冞€以優價采購浦南、板浦農戶種植的玉米,帶動周邊發展優質糧食種植超千畝,讓農戶每畝增收200元以上?!睆堄抡f。而豬糞尿經處理后變廢為寶———有機肥,免費供農戶施肥;液體發酵成沼氣,部分供應附近村莊,形成“養殖—沼肥—種植”的循環鏈,既改善生態,又助力農民增產增收。
從傳統養殖到靠智能機器人和智慧系統的高效養殖,養殖基地實現了一頭豬的“智慧成長”,更通過產業鏈延伸與循環經濟,讓科技紅利化作農戶增收的真金白銀,為鄉村振興注入智慧動能。
總值班: 曹銀生 編輯: 陶莎
來源: 連云港發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