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周瑩 通訊員 連發)昨日,筆者從市發改委獲悉,2025江蘇民營企業200強榜單中,我市鑌鑫鋼鐵、亞新鋼鐵、新海石化、恒瑞醫藥、連云港石化、康緣藥業以及天馬網絡科技集團7家企業入選,其中前5家企業進入百強榜??梢哉f,這批企業是港城規模經濟的佼佼者,更是港城民營經濟的領頭羊。
據了解,2025江蘇民營企業200強入圍門檻達到79.13億元,比上年增加1.89億元;營業收入總額達7.84萬億元,平均營業額392.3億元,比上年增加12.3億元,增幅3.24%。千億級企業數量增至11家,500億元以上企業29家,百億級企業達168家,企業規模穩步擴大,發展質態進一步提升。
民營經濟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長期以來,我市民營經濟領域貢獻了全市90%以上的市場主體和入庫稅收、80%左右的就業人口和創新成果、70%左右的社會投資。我市民營經濟在投資發展、科技創新、吸納就業等方面勇挑大梁,成為支撐我市高質量發展的主力軍。此次榜單入選企業涉及鋼鐵、石化、醫藥以及電商等產業門類,覆蓋我市工業和服務業主導產業名錄,代表了港城工業結構特色。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這個榜單,可以清晰看到連云港工業和服務業優勢產業門類,彰顯了頭部企業對地方經濟的貢獻。
建立工作機制,增強實干爭先部門合力。近年來,我市整合各部門服務民營經濟職責,進一步形成市委統戰部、市發改委、市工信局、市工商聯、市市場局等部門各司其職、同頻共振的工作局面。建立健全常態化溝通交流機制,分地區、分行業召開多場民營企業家座談會,圍繞民營經濟政策措施出臺、落實情況、主體感受,聽取民營企業訴求及建議并跟蹤落實。并持續落實《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十條政策措施》《關于實施金融服務五項工程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工作方案》,為持續優化提升營商環境提供有力制度保障。并堅持“無事不擾、有求必應”,積極營造“親”“清”政商關系。推行柔性執法,開展“信用修復助企提升”行動,推廣“兩書同達”、異地信用修復不見面辦理、信用修復幫扶代辦、修復直通車等創新做法。
創新引領民營經濟發展。作為科教資源并不富足的地區,連云港民營經濟發展呈現出“攀高爭先”發展態勢,全市七成科技項目來自民營企業。其背后是長期以來,我市堅持企業為主體的區域創新體系,通過政產學研金多元機制,積極鼓勵港城企業通過科技創新帶動企業發展。在傳統產業領域,我市加速骨干企業“智改數轉網聯”進程,鋼鐵、石化等產業向綠色、環保、高效的現代臨港工業主動轉型。在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我市搭建了國家大科學裝置、國家實驗室、國家工程中心以及省市各類科技平臺,促進港城企業創新發展。在未來產業領域,我市各縣區積極推進“場景招商”,充分利用區域資源稟賦優勢,鼓勵低空經濟、安防產業、氫能產業、海洋產業等蓬勃發展。
總值班: 曹銀生 編輯: 陶莎
來源: 連云港發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