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連云港公交線網,有個以方向盤為“戰場”、車廂為“服務陣地”的團隊,他們用20余年堅守與創新,將“安全”與“服務”融入城市交通,即市交通控股集團“周卓文勞模創新工作室”。工作室自成立后,以“弘揚勞模精神、爭做時代先鋒”為目標,從個人標桿走向團隊協作,從服務優化到技術創新,不僅為公交行業樹標桿,更以實際行動書寫新時代勞模群體社會效益答卷。
守安全初心,交安全答卷。工作室在保障市民安全出行上,取得“零事故、零投訴”優異成績。作為工作室帶頭人,周卓文累計安全行車超120萬公里,他將嚴謹態度融入團隊建設,推選4個車隊的8名先進駕駛員,構建“老帶新、傳幫帶”體系,老駕駛員把控安全運營細節,年輕成員注入活力,形成高效協作機制。截至目前,周卓文所在的公交20路“全省敬老文明號”線路,保持全線安全運營紀錄,累計幫扶老弱病殘孕乘客超1.5萬人次,讓“上車有微笑、途中有照顧、下車有叮囑”成為市民出行的“定心丸”。
暖出行之路,亮文明之窗。工作室致力于提升城市文明溫度,將車廂打造成傳遞善意的“流動風景線”。為解決公交服務“標準化難、個性化不足”的難題,工作室提煉出“五心五到”服務法,將“關心、耐心、細心、小心、誠心”融入服務細節:主動攙扶老年乘客上車并提醒讓座;耐心解答外地乘客疑問并手寫換乘路線;及時發現并聯動找回遺失物品。自工作室成立以來,團隊累計獲得市民超1500人次的電話及書信表揚。公交20路也從普通線路蛻變為“江蘇省敬老文明號”,用細致入微的服務擦亮城市文明窗口,使公交成為傳遞城市溫情的紐帶。
強創新引擎,育行業精英。該工作室以“四大平臺”定位,推動行業提質增效,成公交領域“創新引擎”與“人才搖籃”。作為“精神傳承示范平臺”,周卓文勞模精神經“跟車學習”等傳承,培養出多名連云港優秀駕駛員;作為“技術創新攻關平臺”,聚焦運營痛點,優化流程,推動創新成果轉化;作為“技能人才培育平臺”,“老帶新”讓年輕駕駛員掌握核心技能,儲備專業人才。如今,工作室引領連云港公交服務提升,“制度固根基、規范促創新”模式成為行業典范,為公交高質量發展提供可復制推廣經驗。
一張張獲獎證書、一個個幫扶乘客瞬間、一次次安全行車記錄,是周卓文勞模創新工作室社會效益的生動體現。未來,工作室將以勞模精神為引領,在公交為民路上持續前行,讓更多人感受公共交通安全、便捷與溫暖,為城市發展注入“勞模力量”。 (趙歡)
總值班: 曹銀生 編輯: 賈元元
來源: 連云港發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