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瑩 劉茜文 楊子 連發)昨日,省發改委在我市召開全省南北結對幫扶合作工作推進會。來自全省的蘇南蘇北“合伙人”紛紛分享各地在南北共建中的經驗。
圍繞產業鏈
招引“高精尖小伙伴”
產業高質量協同發展是無錫連云港共建向縱深推進的關鍵支撐。今年以來,一批技術含量高、產業鏈長的項目陸續在無錫前方工作隊的促進下在我市落地,推動錫連產業鏈與創新鏈深度融合,提升港城產業鏈現代化水平,促進了我市制造業朝高端化方向發展。
作為本次現場會觀摩的第一家企業,上能電氣乘著無錫連云港結對幫扶的“東風”落地港城。該企業落地項目總投資25億元,實現當年開工、當年投產、當年開票。2024年全年營業收入3.7億元,變流升壓一體機集成、電池Pack兩大產線年內將接續投產。
在新能源與儲能系統需求激增的背景下,鋰電池Pack自動生產線的智能化水平已成為企業提升競爭力的核心要素。在上能電氣Pack電池智能化工廠,機器人舞動著粗壯的手臂,熟練地將所需電芯放在合適位置?!半S著固態電池等新型技術普及,Pack生產線將向更高精度、更高效率發展?!鄙夏茈姎膺B云港公司總經理朱凌鳴介紹,他們通過建設智能化車間,提高企業生產效率,提升企業制造水平。
該項目是錫連共建引來的產業鏈項目。隨著該項目落地,上能電氣深切感受到連云港本地服務,他們計劃在一期項目基礎上,加速布局高效能光伏電站、儲能、充電樁等項目。
在結識新朋友的同時,港城繼續服務好傳統的無錫客商,鞏固“老朋友”的友誼。在慧智新能源,神奇的膜正在持續發揮神奇力量。該企業成功實現了MLCC離型膜、光學級BOPET及光伏基膜的順利量產,實現了國產替代。
無錫連云港前方工作隊相關負責人介紹,未來,無錫連云港將根據各自的資源稟賦優勢,選擇性地引入具有內生性增長動能、與自身產業具有強關聯性的創新企業,以優勢產業的局部創新優勢,促進錫連兩地打造新質生產力背景下的南北共建“新樣本”。
圍繞創新鏈
招引“創新合伙人”
無錫是國內生物醫藥領軍城市之一,連云港醫藥創新業內出名。在錫連共建園區展廳,一批兩地共建的創新飛地引起了參觀人員的關注。原來,無錫連云港兩地充分發揮各自的科技創新優勢力量,通過政產學研金多方聯動,努力提升區域整體科技創新水平,為創新鏈賦能產業鏈發展打好基礎。
在深海技術科學太湖實驗室連云港中心,“未來”號、“創智號”等兩地共建的科考船引起大家關注。成立三年多來,該中心發揮行業優勢,推進創新鏈招商引資,引進了中船節能等企業,累計簽訂合同超2億元。與此同時,該中心還積極招引了德賽集團等企業來連云港洽談產業合作。與此同時,該中心還深化本地協同,與連云港港口集團開展了多型純電動拖輪的設計工作,其中已經投入運營的“云港電拖三號”是目前世界上推進功率最大的電動拖輪。此外,該中心還結合連云港復合材料領域的產業優勢,加強與中復聯眾、雙菱等本地企業在船舶風力助推領域的合作。該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他們還充分利用連云港靠海臨港優勢,加快關鍵技術海上試驗,積極推進船用截流板、軸功率儀、限位輪等產品的研發設計,為港城海洋產業發展提供“科技大腦”支持。
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他們將積極探索靈活的創新要素共享模式,推動創新資源共建共享。并聚焦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領域共性需求,支持企業聯合高校、科研院所共建一批產學研創新實體,采取聯合攻關、共同研發等模式,為提高國產關鍵裝備自給率貢獻連云港力量。
圍繞幸福鏈
共話“湖海情”
發展向新,民生向暖,在無錫連云港南北共建的大棋局里,民生改善是最生動的注腳。
在此次現場會上,無錫連云港展示館內,教育、衛生、文旅的一項項民生項目,讓人們感受到無錫連云港共建是一個多維的共建。奔波在田間地頭婉轉的呂劇唱腔,源自共建資金支持;在家門口的養老中心,揮毫潑墨的書畫間是共建資金的建設地;幼兒園的木工房是共建資金購買……這些港城人能感受到的共建項目讓百姓新生活“民生愿景”變為“幸福實景”。
過去三年,錫連兩地以縣域幫扶為重點,無錫方累計投入灌南、灌云、東海三個重點縣幫扶資金2.4億元,實施民生項目175個。
這些幫扶資金變為了一項項百姓看到的新變化:灌云縣博物館文物展覽區一樓臨時展覽將配置一體化集成式可移動展柜和改造照明系統;灌南實訓教室、“寶媽”創業就業工作室、宜興街等設施幫助當地勞動力實現家門口就業;張灣中學學生新宿舍,讓學生求學生活更加舒適。
這些新變化成為無錫連云港展館內一張張笑臉。越來越多人深切地感受到隨著兩地扎實推動優質教育、醫療衛生、康養養老等資源共建共享,無錫連云港的普通人也在南北共建大戰略中增強了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總值班: 曹銀生 編輯: 陶莎
來源: 連云港發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