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華 范偉)近日,灌云縣伊山鎮向陽村的180畝茭白種植基地里,茭白的葉片依舊嫩綠,像是蒲草一樣一叢叢站立在水田中,秋風拂過,綠波泛起,如同湖水蕩漾。穿著水褲的村民們正手持鐮刀穿梭在茭白葉間,將成熟的茭白收割、削皮,然后將茭白裝進身旁的大紅盆,裝滿一盆后再拖到田間小道上的農用車里……五顏六色的村民著裝、大紅色的采收盆,零星點綴在翻滾的茭白綠波里時隱時現,仿佛在奏響一曲致富“茭”響樂。
茭白又名高瓜、茭瓜,是我國特有的水生蔬菜,其營養豐富,具有清熱解毒、補虛健體的功效,深受南方消費者喜愛。同時,茭白種植周期短、產值高,正是看準這一點,向陽村借助當地水源條件好、土壤肥沃的優勢,早在上世紀六十、九十年代,就曾經先后兩次種植茭白,但均因秧苗儲運、種植和管理技術不到位而失敗。
2022年,省委駐灌云縣鄉村振興工作隊了解到向陽村的茭白種植經歷后,便幫忙協調聯系上了金華市農科院研究員、茭白品種改良專家張尚法。為了確保這次萬無一失,向陽村黨總支書記劉通祥親自前往金華市實地考察了張尚法的茭白品種改良實驗基地。在看到全國各地的茭白品種匯聚在此進行改良實驗的成果后,劉通祥的心中重新燃起了“茭白發家”的火苗。
當年,向陽村集體從村民手中流轉74畝土地,并引進單季茭“金茭1號”進行試種。雖然當年試種的茭白長勢不錯,但是市場行情不好,導致收益不理想。
2023年,為了提高收益,向陽村集體又引進雙季茭“茭白911”,通過科學管理和精心培育,產出的茭白潔白飽滿、鮮嫩清甜,在市場上獲得了良好口碑。
“去年,我們把茭白種植面積擴大到了180畝,隔壁的城北社區看到我們種茭白成功后,今年主動拿出105畝地跟我們合作種植,畝產量都在3000斤以上。”劉通祥告訴筆者,當前是茭白秋收上市初期,且由于最近灌云縣氣溫較低,所以每天需要從河里抽水注入田里,將水深控制在二三十厘米,確保茭白在適宜的水體環境里繼續快速生長。
據介紹,最近三天,村里每天會組織20名左右村民下田采摘茭白,日采摘量約3000斤,主要銷往江浙滬地區。“眼下,茭白行情持續走高,每袋裝35斤,昨天的收購價還是100元,今天就漲到了120元。我們村的180畝茭白,年產值達到150萬元一點問題沒有。”信心十足的劉通祥忍不住透露。
總值班: 曹銀生 編輯: 陶莎
來源: 連云港發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