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邢雪)在食堂,一頓飯的工夫就能敞開心扉;在車間,十分鐘的工歇就能卸下壓力;在熱線,一通電話就能找到專業支撐……這便是連云港市徐圩新區為產業人才筑起的“心靈港灣”。今年以來,新區“兩新”工委啟動“匠心筑夢·心安吾圩”產業人才心理健康志愿服務項目,通過“場景化、碎片化、精準化”的“定制服務”,深入非公企業一線,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堅實可靠的“心”動能。

精準對接,服務送到“第一線”
“專家講的‘職場溝通三步法’特別實用,昨天和同事協調工作順暢多了!”珠江鋼管黨員周云健在參加心理講座后表示。這正是連云港市徐圩新區精準對接企業需求的一個縮影。新區組建專業志愿者隊伍,深入思派新能源、賽科化學等17家新興領域企業,將職工食堂變為“一線服務點”,開展“叩訪心門”行動,通過問卷調研與現場答疑覆蓋超2000人次。針對調研發現的共性問題,項目精準開設壓力管理、高效溝通等主題講座。同時,“流動心理服務小分隊”主動走進車間與宿舍,利用工歇碎片時間,通過呼吸放松法、正念練習等“短平快”介入,讓心理健康服務真正融入職工的日常工作生活。
形式多樣,關愛實現“沉浸化”
“‘樂韻療心’讓疲憊隨音樂流走,‘繪曼陀羅’讓煩悶順筆尖釋放,心里一下子亮堂多了!”賽科職工胡婷對豐富多彩的體驗活動贊不絕口。項目在盛虹云海灣、云湖社工站、工業鄰里中心等場所,推出了“繪曼陀羅·植心樹”“星轉水流·同心歷奇”“星轉水流·同心歷奇”“風火逐光·七階成長”“聚力同行·心啟新程”等一系列沉浸式體驗活動。通過音樂冥想、團隊競技、紙橋挑戰、情緒氣球等形式,有效拉近職工距離,釋放心理壓力。截至目前,已開展體驗活動15場,覆蓋800余人次,構建起“預防+干預、個體+群體”的全周期心理服務體系。
雙軌聯動,支撐做到“全天候”
“之前壓力大睡不著,打了熱線傾訴后踏實多了,線下還能一對一咨詢,心里特別有底。”盛虹職工于師傅分享的經歷,正是新區全天候服務模式的縮影。通過“線下咨詢室兜底、線上熱線補位”的雙軌模式,安排持證輔導員提供一對一私密疏導,并由專業咨詢師值守“心晴守護熱線”,成功破解“有困惑不敢說、想咨詢沒時間”的難題。

“專家講的‘職場溝通三步法’很實用,昨天跟同事協調工作順暢多了!”王師傅在參加項目組織的專題講座后深有感觸。為提升服務針對性,新區組建“流動服務小分隊”志愿者隊伍,走進思派新能源、賽科化學等17家企業,以職工食堂為“一線服務點”開展“叩訪心門”行動,問卷調研、現場答疑覆蓋超2000人次。針對倒班、工歇時間分散的職工,志愿者還深入車間與宿舍,通過呼吸放松法、正念練習等“短平快”方式,讓心理疏導融入日常。
一系列精準務實的服務舉措,為構建和諧穩定的產業人才隊伍奠定了堅實基礎。以此為契機,連云港市徐圩新區正持續深化“社志融合”服務模式,積極整合線上線下資源,打造更便捷的心理支持平臺,推動職工心理健康關懷有機融入非公企業員工幫助計劃與人文管理實踐,為企業穩人才、提效能、促和諧提供堅實支撐。
總值班: 曹銀生 編輯: 朱蕓玫
來源: 連云港發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