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呂彤彤 通訊員 汪衛青 劉瑩瑩)“家人們看過來,剛上岸的梭子蟹新鮮直達,現拍現發……”在連島直播現場,“俏漁娘”們手持手機熟練帶貨,讓手機成了“新漁網”,直播間變成了“新漁場”。在連云區婦聯的引導和支持下,這群漁家女性打破傳統漁作邊界,用傳承賦能、電商助力、文旅添彩的多元路徑,為連島發展注入鮮活動力,成為海島振興的中堅力量。
秋日的連島,魚干晾曬場滿是咸鮮香氣,“俏漁娘”們正將剛捕撈的海魚洗凈、腌制、晾曬,傳承著祖輩傳下的手工晾制技藝。這份堅守讓傳統漁市大集煥發新生,她們把金黃油亮的魚干、風味十足的蝦醬等手工漁貨搬進集市,或帶著這些特色物產走出連島,赴周邊區域集市擺攤推介,讓海島的豐富物產被更多人知曉和喜愛。
傳統技藝之外,“俏漁娘”們更把直播間搬到了漁碼頭。手機鏡頭前,身后是波瀾壯闊的大海,手中是剛剛收獲的紫菜、生蠔、鮑魚等本土特產。她們用最質樸的語言向屏幕另一端的網友展示海洋饋贈,沒有復雜的話術,只憑著對海鮮品質的自信和漁家生活的真實分享,讓連島的海產品通過網絡走向全國,不僅打響了區域特色品牌,更帶動周邊漁民增收,讓古老漁村接上了數字時代的快車道。
這群愛生活、善分享的“俏漁娘”,早已成為連島最鮮活的“形象代言人”。她們拿起手機拍視頻、剪短視頻、發朋友圈,把西海灣的粼粼波光、漁碼頭的繁忙景象、漁家菜的制作過程一一記錄,配上接地氣的解說分享給網友;遇上游客來訪,她們還會主動當起向導,沿著繪滿漁家故事的海岸步道,細說祖輩耕海牧漁的傳奇、海島變遷的點滴。這份真誠和熱情,成了連島最動人的“旅游攻略”。
西海灣的彩繪墻上,定格著她們深耕漁事的動人故事;礁石灘上,回蕩著她們直播帶貨時的爽朗笑聲。從守護傳統漁味到擁抱數字浪潮,從深耕本土集市到推介海島風光,“俏漁娘”們以柔韌而堅定的“她”力量,讓連島這座海島不僅有海的鮮甜,更有發展的活力與溫度。
總值班: 曹銀生 編輯: 賈元元
來源: 連云港發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