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記者 李江 通訊員 王志鵬)蜿蜒清澈的小河、白墻黛瓦的農房……新建的灌南縣武障河村省級綠美村莊,處處散發出勃勃生機。日前,筆者從連云港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獲悉,去年,全市共投入830萬元開展村莊綠化,新建省級綠美村莊13個,改造提升原有綠美村莊13個,新建省級綠美古樹村莊1個,完成率100%。據統計,2020年以來,全市新建省級綠美村莊共155個。
武障河村地處城郊接合部,灌南縣結合省級特色田園鄉村建設,共計投入600多萬元,興建休閑廣場、農耕文化展館、河塘水車、文化長廊等設施,鋪設瀝青路面,整治溝塘黑臭水體,種植綠化,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夠欣賞到田園風情,獲得更多的幸福感。“咱們村的變化真的是太大了。路好、水清、村莊美,環境這么好,誰能想到如今能過上這樣環境優美的幸福生活。”提起村莊的美麗蝶變,年過六旬的村民周再遠說個沒完。
“綠美村莊不僅僅是簡單地改善鄉村人居環境。”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在推進省級綠美村莊建設過程中,連云港市按照綠化、美化、文化“三化”結合,經濟、生態、景觀效益“三效”兼顧,自然美、林草美、田園美“三美”疊加建設要求,在整體規劃、樹種配置、栽植撫育管理等方方面面開展服務指導。
在設計、建設綠美村莊過程中,連云港市按照實際綠化需要和尊重農民意愿相結合原則,科學配置綠化布局,做到既合情又合理,實現一村一景,選用鄉土與彩葉樹種、美觀的植物有機結合,將村莊綠化和鄉村旅游進行融合。贛榆區前趙湖村以本土樹種刺槐、國槐、榆樹等為主導,在保留鄉風鄉韻、鄉景鄉味的基礎上,打造了一個極具特色的綠美村莊———三月榆錢滿樹,四月榆錢飛舞,五月槐花香……在這里,鄉村的自然風光和淳樸的民俗文化“釀”出最醇的鄉土味。
近年來,連云港市把綠美村莊建設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舉措,在美了鄉村的同時,還富了農民。灌南縣張店鎮張家店社區坐落在美麗的新沂河南岸,是一座古老而又有底蘊的村莊,2019年被國家農業農村部授予第九批“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榮譽稱號。張家店社區依托地域優勢,以葡萄為主導產業,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運行模式,發展葡萄產業2000余畝,主要栽培夏黑、陽光玫瑰等名優品種,畝產值達2萬余元。富裕起來的張家店人,因地制宜、科學規劃,多舉措打造升級版綠美村莊,莊內綠化提檔升級,葡萄采摘、農耕文化、親子娛樂成為主線,鄉村旅游端倪漸顯,張家店社區形成了產業富民、民富興村、村美興業的良性循環新格局。
省級綠美村莊在港城落地生花,原本雜亂的舊村落變成了“看得見青山,望得見綠水,留得住鄉愁”的綠美村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正在促成村莊環境和村民收入的雙蝶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