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萬小波 葛紹威)初春時節,江蘇省連云港市東海縣石湖鄉鄉村振興產業園卻呈現一幅火熱繁忙景象。在辣椒種植大棚內,滿畦進入成熟期的辣椒綴滿枝頭,工人們在緊張地忙碌著,采摘、分揀、裝袋、稱重、裝車,有條不紊。大棚間還時不時出現前來洽談業務的客商身影。
“我們種植的這個辣椒叫泡椒,皮厚體長,品相好看,辣中帶甜,口味適中,深受消費者喜歡,所以不愁銷路。”鄉村振興產業園工作人員莊祥介紹,“由于大棚采用的是先進的卷簾控溫系統和高壓滴灌技術,頭茬辣椒采摘完后,還可以一茬接一茬,一年最高畝產可達2萬斤,效益可觀。”
近年來,石湖鄉圍繞市場供需調整產業結構,依托鄉村振興產業園,實行“村托管+園區辦統一運營管理為主、村集體自主種植為輔”的運營模式,積極吸納村集體入股產業園,引導大婁、團池、水庫3個村種植小辣椒,打造小辣椒產業,助力鄉村振興。
“村里是去年11月份種的辣椒,生長周期4個月,目前正值采摘期。按目前的掛果率推算,預計畝產超2000斤,按現在市場價2元一斤計算,頭茬每畝就能賣4000多元。”石湖鄉大婁村黨總支書記莊園說。
在“黨建引領、富民興村”政策引領下,石湖鄉大婁村率先出資20萬元在園區租用了5棟約14畝冬暖式大棚用于辣椒種植,根據目前的市場行情,除去大棚租金、管理成本和人工費用,每畝純收入將會在2萬元左右,屆時可實現村集體增收近30萬元。
紅紅的辣椒紅了產業,綠了生態,也鼓了群眾的錢袋子。“我上有老下有小,出去打工不方便,在這里采摘辣椒,一天能掙100多元,挺好的。”附近的石湖村村民吳香彩說。從辣椒育苗、移栽到除草、采收,每個環節都需要大量的人工,辣椒種植有效地帶動了周邊群眾就業。
“全鄉14棟冬暖式辣椒種植大棚,預計辣椒年產量可達80萬斤,年產值可達200萬元,可為村集體創收80萬元,為村民創造勞務收益近百萬元。”石湖鄉負責產業園工作的副鄉長張文衛表示,接下來還將繼續發揮園區黨建共同體引導作用,變“單打獨斗”為“抱團發展”,變“單一模式”為“多措融合”,真正實現聯村共建、聯產發展和聯心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