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王文 秦新芬 賀成旭) 近日,位于灌云縣境內的連鹽鐵路施工現場鞭炮齊鳴,享有“連鹽第一橋”美譽的鹽河特大橋順利架設完畢,這為連鹽鐵路如期竣工奠定了堅實基礎。事實上,與連鹽鐵路同步推進的,還有一大批在建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在過去的五年里,我市公路、鐵路、機場建設取得突破,綜合交通網絡不斷完善,一體兩翼組合大港建成,30萬噸級航道一期工程投入使用,綜合口岸功能進一步提升。重大基礎設施為港城發展提供了最關鍵的硬件支撐。
公鐵空齊發力
強化綜合交通樞紐地位
連云港位處“一帶一路”和江蘇沿海開發等戰略機遇疊加區,拓展對內對外開放新空間,需要交通運輸在更大范圍實現更高層次的互聯互通,為經濟轉型升級提供更加高效的運輸服務。為了進一步強化連云港綜合交通樞紐地位,我市在過去的5年內加大了公路、鐵路和機場建設力度,投入616億元用以完善綜合交通網絡。
“我們新改建國省干線公路近500公里,總里程實現翻番,形成了以G15沈海高速、G25長深高速、G30連霍高速為主骨架的兩縱一橫高速公路網,通車里程達349公里,實現了市到縣、縣到縣高速公路聯網暢通。形成了四縱五橫的國省干線公路網絡,通車里程達798公里。”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以公路建設為例,不僅城際公路、市區公路四通八達,農村公路也實現了“村村通”。
在“十二五”期間,不僅是公路,鐵路、內河航道和機場等基礎設施建設也碩果累累。港城人民最期盼的高鐵建設迎來爆發期,連鹽鐵路、連淮揚鎮鐵路、連青鐵路全面開工建設,路基和橋涵工程加快推進。疏港航道、鹽河航道建成通航,實現千噸級船舶直通京杭大運河。新機場建設取得重要進展,立項已上報國務院,空港開放已獲國務院批復,這些都為港城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把準服務需求
“一體兩翼”組合大港形成
初秋時節,連云港港集裝箱碼頭一派繁忙的景象,大型橋吊正在裝運集裝箱。在全球經濟形勢復雜多變的大環境下,連云港港努力拓展市場,加強進出口貨源攬貨力度,促進貨物吞吐量持續增長。據悉,“十二五”時期,港口累計完成貨物吞吐量9.7億噸,集裝箱2536萬標箱,年均增幅為9.7%和5.3%,是“十一五”完成總量的1.9倍左右。
逆勢上揚的成績單,離不開港口基礎設施建設的大突破。在過去的五年內,一體兩翼組合大港基本形成,贛榆、灌河、徐圩兩翼港區先后開港運營,綜合通過能力達到1.6億噸,為“十一五”末的1.5倍。30萬噸級航道一期工程的竣工使用標志著連云港港成功邁入國際深水大港行列,這對提升新亞歐大陸橋東橋頭堡功能,推動以連云港為龍頭的江蘇沿海開發,穩固“連接南北、溝通東西”重要經濟樞紐功能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