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彩芳)為切實提升公眾金融素養和風險防范能力,工行連云港連云支行近期全面啟動金融教育宣傳周活動。本次活動緊扣“保障金融權益助力美好生活”主題,創新融合金融知識普及、反假幣實戰教學與金融法律法規精準普法,打出宣傳“組合拳”,著力提升公眾金融風險“免疫力”和依法維權能力。

精心組織部署,主題宣傳“實”起來。
支行高度重視,緊密圍繞當前電信網絡詐騙、非法集資、非法中介等突出風險,以及公眾普遍關注的個人信息安全、消費者權益保護等熱點問題,制定專項方案。活動聚焦“一老一少一新”等重點群體,將反假幣宣傳與《民法典》、《個人信息保護法》、《數據安全法》、《反電信網絡詐騙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法律法規作為核心宣傳內容,確保宣教精準、實用。

線下活動多開花,沉浸宣傳“活”起來。
以網點為核心陣地,延伸至商戶、商場、企業,開展全方位線下宣傳。一是網點陣地“沉浸式”體驗,各網點化身宣傳主陣地,通過電子屏、宣傳折頁、咨詢臺等多渠道營造濃厚氛圍,工作人員開展“互動式”講解。二是風險防范強根基,宣傳人員前往合作企業深入淺出解析個人信息保護要點、電信詐騙常見手法及防范策略、非法集資危害,筑牢公眾安全思想防線。三是反假幣技能“手把手”,現場演示“一看、二摸、三聽、四測”識別技巧,對比展示真假幣特征,詳細講解誤收假幣后的正確處理流程及舉報途徑,幫助群眾練就“火眼金睛”。四是精準普法“解民憂”,支行針對老年客戶,結合《反電信網絡詐騙法》重點剖析養老詐騙、電信詐騙案例,明確法律“紅線”與維權依據;面向年輕群體,融入《民法典》講解理性借貸、信用保護相關條款;服務新市民,以《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為核心,詳解其在金融消費中的知情權、選擇權、公平交易權與信息安全權。同時,貫穿講解《個人信息保護法》、《數據安全法》對個人金融信息的保護要求。
線上宣傳廣滲透,風險提示維權益。
充分發揮線上傳播優勢,通過微信公眾號轉發、客戶群等渠道,密集推送人民銀行等權威部門的風險提示、反假幣動態及金融知識。聚焦《反電信網絡詐騙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核心法律,以案例解析法律條款,清晰指引金融糾紛的依法維權路徑,實現金融知識“廣覆蓋”。
成效顯著獲稱贊,金融素養“提”起來。
本次宣傳周活動形式多樣、內容扎實,有效打通金融知識普及“最后一公里”。活動現場氣氛熱烈,參與者紛紛表示:“不僅學到了實用的防騙技巧和認假幣的真本事,更重要的是明白了哪些法律能保護自己的‘錢袋子’,知道遇到問題該找誰、怎么依法維權,收獲太大了!”活動顯著提升了公眾對金融風險的敏感度和辨別能力,有力增強了社會公眾的法治觀念和依法維權意識。

下一步,中國工商銀行連云港連云支行將持續踐行“金融為民”初心,將金融知識普及、反假幣宣傳及金融普法教育納入常態化工作,不斷創新宣教形式,深化服務內涵,為構建安全、誠信、法治的金融生態環境貢獻工行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