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蘇鳴
真沒想到,一年前與一群素不相識、從未交集的人相遇,處到今日竟是“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了。
說來這個群體也比較特殊,來自全市各個企事業單位、各個工作崗位,年齡較大的已逾古稀,最小的也是花甲,無論男女老少,且個個精神飽滿、勁頭十足,好像年輕十歲不止……
起初我十分好奇、羨慕,真正地接近他們、進入這個團體,才知京劇的魅力無窮。共同的愛好,讓大家樂此不疲,無論春夏秋冬、嚴寒酷暑,始終不離不棄。
久而久之,我被吸引、被融入,加入了這個新的“集體單位”。據不完全統計,全市竟有同好百余人之眾,其中“海州公園戲園”群中就有20余人,用行話來說,群體中每個人都稱為“票友”。
一日群主在群內發帖子,某天下午兩點,在市工人文化宮舉行“京劇票友演唱會”,好奇之心讓我欣然前往。整潔寬大的票房、規范有序的樂隊、精湛的演唱水平,堪比京劇專業演員的演唱會。
傳統戲、現代戲輪番上演,經典名劇、耳熟能詳的《貴妃醉酒》《借東風》《空城計》《三家店》等接連上演,令人叫絕……
現代京劇影響了整整一代人,特別是《紅燈記》《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紅色經典劇目中的唱段,好多人都能唱上幾句。
演唱會上,票友們你方唱罷我登臺。
其中人們熟悉的《紅燈記——光輝照兒永向前》,就是由“海州公園戲園”群主王素琴老師演唱,隨著跌宕起伏的旋律,她時而亢奮、時而婉轉、時而高昂、時而低沉,激情的唱段、到位的表演,不時贏得陣陣掌聲、喝彩聲。
還有一位唱老旦的票友,音色圓潤優美,唱腔甘醇有味,行腔舒展自然,表演灑脫,功底深厚,頗有大家風范。
沒想到,這些票友唱得這么好、水平這么高,竟天天和我們在一起。
票友中還有一位古稀老人,每天都早早來到海州公園,肚子里裝著豐富的京劇典故,令人敬佩,票友唱什么段子,他都能說出個子丑寅卯來,他聲音洪亮、唱腔渾厚,一板一眼、富有激情。
以氣托聲,以聲送字,以字達情,以情化腔,唱腔感人,獨特的馬派風格是另一位票友的演唱特色。他從小耳聞目睹京劇,聰明好學,不但唱得好,而且京胡也拉得好。
群中眾多的票友,各有特色、各有所長,皆是我學習的榜樣。
有著200年歷史的京劇,是我們中國的“國粹”。生旦凈末丑,流派紛呈,唱腔各異,或高昂,或婉轉,或喜悅,或悲涼,或纏綿,不同的唱腔表現不同的感情,詮釋不同的故事。
可以說,“海州公園戲園”的票友展示了京劇中長期凝練的音律精華,展現了濃郁的京韻,是連云港市眾多優秀票友群的一個縮影。
雖然加入票友這個群體時間較短,但作為其中一員我感到特別自豪和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