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田震 于海洋 實習生 張珍 通訊員 何丹丹)35載歲月流轉,從鄉村小學的泥濘校道,到城區校園的明亮教室,相榮老師的足跡,深深印在我市的多所學校。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無論講臺安在何處,她的目光、她的腳步,始終朝著學生們的方向。對她來說,最好的教育,就是把每個孩子都放在心上,用愛陪伴他們慢慢成長,這是她堅守半生的教育初心。

1991年,相榮(左一)和同事們在龍河中心小學?
愛崗敬業
初心在鄉村扎根
1971年,相榮出生在我市贛榆縣海頭鎮北朱皋村。兒時,村子附近有部隊營地,看著威武的戰士們,她幼小的心中萌生了從軍的念頭。雖然后來,在家里的建議下,走上了師范的道路,但她并不后悔。因為在她心里,無論干哪一行,只要勤勤懇懇,努力奉獻,都是為國家做貢獻。當時的她或許未曾想到,這一選擇竟讓她與三尺講臺結下了35年的不解之緣。
1988年,勤奮刻苦的相榮,如愿考上了江蘇省海州師范學校。畢業后,她踏上教壇,前往海頭鎮龍河中心小學任教,當語文老師。那時的農村學校條件簡陋,校舍就是幾間紅瓦房。為了改善校園環境,祁德毅校長買來水泥、沙子等,帶著學校老師們搬運水泥、攪拌,做成大方磚塊,用來鋪路。汗水混著泥土,卻壘起了她對教育的最初堅守。
當時,相榮家住在鎮子里,離學校很遠。每周日下午,就得騎車到學校住校,兩人一間的宿舍已是難得的不錯條件。平時,除了要帶領同學們學習,每周還要組織大家勞動。學校有一片種植園,每個班級認領一塊地,相榮帶孩子種菜,捉蟲子喂雞,雞下了蛋就送去食堂,成了大家餐桌上最鮮的滋味。“那時雖然比較辛苦,但現在想來卻是最美好的回憶!”相榮說。

1995年,老云山小學慶祝教師節?
1994年,相榮調到連云區云山小學教書,當時她家住陶庵,因為公交車不方便,每天5點就要起床,蹬自行車半小時左右去上班。那年11月,懷孕4個月的相榮在上班路上,于風雪中不慎摔倒。她顧不得疼痛,撣撣身上的雪,急忙往學校趕去。同事們得知這一情況后,擔心相榮的身體,叮囑她保重身體,而相榮卻沒有因為任何原因,缺過一節課。
此后,相榮老師來到廟嶺小學任教,因為教學的需要,她調整教學方向,從熟悉的語文課堂轉向數學教學,在新領域重新扎根;隨后在東港小學任教期間,她與同事們并肩奮斗,一同見證了學校成功通過驗收、成為江蘇省實驗小學的重要時刻。2017年至今,她又帶著對教育的熱忱來到海州灣小學,繼續在講臺發光發熱。三十余載,她把最美的青春留在了一所所校園里,也以親歷者的身份,見證著港城教育事業一步步的蓬勃發展。

1997年,廟嶺小學春游合影?
愛生如子
課堂不止在講臺
“小學是培養興趣的地方,不能用成績給孩子貼標簽?!边@是相榮常掛在嘴邊的話,也是她35年教學的準則。作為數學老師,她卻把數學當“語文”教。教一二年級孩子時,相老師著重訓練孩子們用語言表達思維,讓抽象的數字變得鮮活;她不布置額外作業,也勸家長別給孩子加負擔,只希望孩子們能按自己的節奏靈活學知識。
相榮的課堂不止在講臺,更在課間時間和放學后的教室里。課間,她會和孩子們一起跳繩、踢毽子、丟沙包,沙包都是自己找材料做的。她最喜歡在教室里和孩子閑聊,從父母的工作聊到和同學的相處,從對班級的看法問到是否適應自己的教學方式,每個孩子的家庭情況、心理狀態,她都摸得一清二楚。

2005年,相榮在東港小學為學生過生日?
連云區剛開始搞奧賽時,相老師主動輔導學生,看到家庭困難的孩子,就自己掏錢買4—6年級的全套奧數題;她布置作業都是在黑板上書寫,從不用電子產品發給家長,他認為,作業是孩子的事,不能麻煩家長,應自己一步步完成。
那些記在心里的孩子,是她教育生涯中最暖的光。如今在劍橋大學讀博的王為善,當年是相老師在東港小學時教的學生。長跑、跳遠都是第一,成績也穩居榜首。“相老師總是叮囑我們,先練身體、再學知識,有了好身體,學習時才會活力滿滿。直到如今,我也牢牢記得老師的教誨”王為善說。時常會有畢業的同學回到母校,一定要見相老師,道一聲感謝,來個溫暖的擁抱。雖然教書很累,但只要一想到這些,相榮就會面帶微笑。可見孩子們在他心中,有多重要。?

2005年和孩子們一起品秋?
如何為孩子正確樹立榜樣?今年9月3日的大閱兵,就是一堂最生動的課。孩子們看完閱兵式,愛國之情油然而生。大家爭著告訴相老師,會把這些熱愛祖國、無私奉獻的叔叔阿姨,當做自己的榜樣,追逐美好的人生理想。這樣的事例還有很多,課堂上、操場間,相榮最喜歡和孩子們談天說地,話語間總是引導孩子們,做一個愛黨、愛家、愛父母,懂得珍惜自己、尊重他人的好少年。

2009年,與孩子們一起春游?
愛承師魂
師道賡續育新人
“對孩子要有愛心、童心、細心、耐心、恒心。”在海州灣小學的青年教師成長社團里,相榮與年輕老師分享教學經驗。作為一名老教師,她不僅參與教學研討,還受邀做專題講座,從“與學生的關系”講到“與家長的合作”,從“關愛家庭”談到“同事互助”,更叮囑年輕老師“多學習、多鍛煉,身體是革命的本錢”。
她自己就是“鍛煉”的踐行者——每天6點30分到校,先在操場跑步1小時,天熱就跳操,10月過后又回到跑道。時間久了,學生們也自發加入,跑完步一起回教室早讀,后來不少老師也跟著她動起來,校園里的晨練隊伍,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教師節慶?;顒又?,海州灣小學表彰30年教育工作者?

臨近退休,相榮卻沒停下學習的腳步。工作之外,她讀《Deepseek實用操作》提升技能,品古詩詞鑒賞涵養心境,學攝影剪輯記錄生活,還特意買了一套古書研究;面對人工智能,她坦言“是弱項”,卻愿意從簡單的課件做起,一點點探索。
35年從教路,相榮從鄉村小學的泥濘小路走到城區學校的寬敞操場,見證了教室從平房變高樓、教具從粉筆黑板變電腦白板,卻始終沒變對教育的熱忱、對孩子的關愛。她把經驗留給了年輕教師,把溫暖留給了學生,也把“愛一行干一行”的初心,永遠留在了連云港的教育沃土上。
總值班: 曹銀生 編輯: 田震 審核: 曹銀生
來源: 連云港發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