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張南寧 張婷)秋分剛過,連云港市贛榆區的萬畝花生田就迎來全面收獲期。9月23日,在位于班莊鎮河洼村一方花生田里,一片片翠綠的花生長勢喜人。為提高收獲效率,當地大部分種植戶紛紛選擇機械化作業采收。田間地頭,農戶們忙于收獲花生,與此同時,機械收割機在田間來回穿梭,進行拔秧和收果作業。
(圖為9月23日,花生機械收割機正在田里作業)
?
(圖為9月23日,花生機械收割機正在將果實裝車)
“我們村的花生種植面積大約為500畝,每畝產量約為500公斤,相應的,每畝的收入大約能達到2000元。過去,花生的收獲完全依賴于人工,每畝地的收獲成本大約為300元。然而,隨著機械化的廣泛采用,現在每畝地的收獲成本已經降至約70元。”班莊鎮河洼村黨總支書記李大廣說。
?
(圖為9月23日,農戶正在花生田里忙碌著)
?
(原圖為9月23日,農戶正在整理采收過的花生)
在花生田里,花生收割機將一株株花生從泥土中拔出后,機械自動收割機將花生和秧子分離,并將果實裝車。而這些花生秧則被種植戶直接拉走,送往當地養殖基地回收加工,用作飼料。機械化收割的推廣顯著降低了農戶的勞動強度,同時將花生收獲期從原來的45天左右縮短至一周左右。
?
(圖為9月23日,農戶將花生秧送往養殖基地)
“把家里閑置的花生秧賣給養殖基地當做牛羊飼料,我這一車能賣一百元,一畝地能賣三百多,夠下季種植花生肥料錢了,這可真是兩全其美的好事。”農戶廖菊香一邊數著剛賣花生秧的錢,一邊笑著說道。他家的花生地今年收成不錯,機械化的效率讓他省了不少心力,而且額外的收入也讓他對未來的種植充滿了信心。(原圖為9月23日,農戶接過回收閑置花生秧賣的錢)
贛榆區土壤肥沃,花生常年種植面積在17萬畝,生產耕、種、收機械化率達75%以上。近年來,當地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引進優良新品種,推廣花生壟作種植,實行綠色病蟲害防控等新技術,將發展優質花生作為農民增收的支柱產業。
今年,贛榆區預計花生總產量將達到8500萬公斤。當地通過種植花生帶動百姓增收致富,助力鄉村振興,為農戶鋪就一條致富路。
總值班: 吳弋 編輯: 徐蕾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