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李嬌 張冬冬)連日來,東海縣氣溫持續(xù)升高,路面溫度達40℃。高溫“烤”驗下,筑路工人堅守崗位,用滾燙的汗水,在“熱辣滾燙”中唱響奮斗與堅守的夏日贊歌。
7月19日,凌晨5時,311國道東海縣曲陽段路面修復施工現場機械轟鳴,攤鋪機、壓路機不停作業(yè),工程車運送水穩(wěn)料,工人們身著反光背心,手持鐵鍬對攤鋪后的路面進行精細化修整。項目負責人張道來介紹,當天將全部完成該工程共計7.1公里的水穩(wěn)層攤鋪施工,預計8月初進入瀝青面層施工階段。
遠處工人們正手持鐵锨整理新攤鋪的路面邊緣,金屬碰撞的巨響震得空氣發(fā)燙。“由于機械化施工,生產一刻不能停息。當然,工人的健康是第一位的。上午8時到下午6時,我們會依據當日溫度強制實行錯峰作業(yè),每個班組都備有防暑藥箱和解暑飲品,最大限度確保‘勞逸結合’。”現場安全員王瑞祥說,為保障一線作業(yè)安全,施工單位及時調整作業(yè)時間,每天供應冰棒、綠豆湯、藿香正氣液,同時在311國道東海服務區(qū)設立休息區(qū),開放空調供輪休的工人休息。
面對攤鋪機突發(fā)故障,維修工人們甚至需要躺在被烈日曬得滾燙的地面上搶修,汗水浸透衣衫又很快凝結成鹽霜。這份堅守,源于對施工安全和工程進度的承諾,更源于保障市民便捷出行的責任。
在311國道東海服務區(qū)晶都驛站里,服務區(qū)工作人員為高溫下的筑路工人撐起了一片蔭涼。走進驛站,涼爽的氣息撲面而來。綠豆湯在鍋中泛著誘人的光澤,切開的西瓜鮮紅多汁,一次性碗勺整齊地擺放在一旁。工人馬博忙碌了一上午,滿臉汗水地走進驛站,接過同事遞來的綠豆湯,一飲而盡,“綠豆湯香甜可口,一下子就驅散了暑氣,太貼心了!”
7月20日,小暑。在311國道白塔段路面預防性養(yǎng)護施工現場,工人們戰(zhàn)高溫、斗酷暑,全力以赴加快瀝青路面攤鋪作業(yè)。目前,該工程累計完成5.2公里路面攤鋪任務,養(yǎng)護工程整體進度已過半。東海縣公路中心養(yǎng)護科負責人孫克明介紹,截至7月中旬,東海縣公路民生項目投資完成超8000萬元,占年度目標的57%,百余名建設者與50余臺設備晝夜奮戰(zhàn),沖刺9月底建成目標。
這是東海公路部門全力沖刺交通投資“時間過半、任務過半”的一個縮影。該中心緊緊圍繞“暢通大通道、完善大網絡、強化大聯(lián)運”目標定位,重點聚焦干線公路提質擴容,完善交通運輸路網,推動普通國省道提級提標,為東海經濟高質量發(fā)展提供堅實的交通支撐。
總值班: 曹銀生 編輯: 徐蕾
來源: 連云港發(fā)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