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助力失信市場主體重塑信用、重返市場,營造誠信有序的市場生態,贛榆區市場監管局聚焦企業需求,從精準服務、通道優化、機制完善三個方面發力,推進信用修復工作提質增效,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支撐。
精準提醒強引導
實現“處罰與教育”同步
贛榆區市場監管局以“全鏈條信用服務”為核心,將信用修復指導融入行政處罰全流程。結合“三書同達”工作機制,在對市場主體作出行政處罰時,同步主動告知信用修復的具體時間節點、操作方式及辦理途徑,引導企業第一時間糾正失信行為、消除不良影響,真正做到“處罰與教育并行、整改與修復同步”。
近期我局對近2年被處罰的200多家市場主體名單進行全面梳理,篩選出符合信用修復條件的企業120多家,通過電話、短信等方式開展“一對一”精準提醒,組織失信企業召開信用修復專題培訓會,幫助企業辦理信用修復,有效提升市場主體主動修復信用的意識與能力。
“線上+線下”雙聯動
暢通信用修復通道
為打破信用修復時空限制、提升辦理效率,贛榆區市場監管局創新構建“線上+線下”雙通道信用修復模式,為企業提供便捷化、人性化服務。
線上“零跑腿”。積極引導企業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提交信用修復申請,詳細指導企業在線填寫信息、上傳材料,實現信用修復“零見面、零跑腿”,讓數據多跑路、企業少跑腿。
線下“手把手”。專門開設信用修復線下服務窗口,安排專人“一對一”手把手協助企業準備材料、填報信息。針對參加過信用修復培訓的企業,開通“快速通道”,實行集中受理、批量修復;同時強化內部部門間的協同共享,減少重復提交的申請材料,進一步簡化辦理流程。
通過優化流程、簡化材料、壓縮辦理時限,信用修復效率顯著提升,切實為企業減負賦能,助力失信企業快速重塑信用形象,順利回歸市場競爭。
完善機制提質效
構建信用修復新生態
今年以來,贛榆區市場監管局已累計為市場主體完成信用信息修復182條,幫助55家企業提前停止公示行政處罰信息,有效緩解了失信記錄對企業經營發展的制約。
下一步,贛榆區市場監管局將持續貫徹“高效辦成一件事”的工作要求,進一步完善信用修復工作機制。一方面,優化信用修復服務流程,細化材料清單,壓縮辦理時限,讓服務更精準、更高效;另一方面,加強信用修復政策宣傳與后續跟蹤指導,定期回訪已完成修復的企業,了解其經營狀況,幫助企業規避失信風險。通過更優的服務、更實的舉措,不斷增強市場主體發展的底氣與信心,以高效信用修復撬動信用監管效能提升,為構建誠信有序的市場生態、助推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的誠信動能。(沈曉波 高永雪)
總值班: 曹銀生 編輯: 賈元元
來源: 連云港發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