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1日起,新修訂的《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正式實施。《條例》明確規定:非法占用永久基本農田發展林果業或者挖塘養魚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按占用面積處耕地開墾費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在臨時使用的土地上修建永久性建筑物的,責令限期拆除,按占用面積處土地復墾費5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罰款……《條例》進一步嚴格耕地保護制度、明確耕地保護責任主體、加大對非法占用耕地的處罰力度,引發社會廣泛關注。
為了強化對耕地特別是永久基本農田的管理和保護,《條例》規定,國家對耕地實行特殊保護,嚴守耕地保護紅線,嚴格控制耕地轉為林地、草地、園地等其他農用地,并建立耕地保護補償制度。禁止占用耕地建窯、建墳或者擅自在耕地上建房、挖砂、采石、采礦、取土等。禁止占用永久基本農田發展林果業和挖塘養魚。耕地應當優先用于糧食和棉、油、糖、蔬菜等農產品生產。
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數據顯示,全國現有耕地19.18億畝。10年間,全國耕地減少了1.13億畝,耕地凈流向林地1.12億畝,凈流向園地0.63億畝。牢牢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我們絕不能掉以輕心,必須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依法依規做好耕地占補平衡,嚴格用途管制,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嚴格管控“非糧化”、堅決杜絕農民賴以生存的口糧田“變味”,從嚴控制耕地轉為其他農用地。必須以“長牙齒”的硬措施防止一些工商資本流轉耕地搞非農建設,影響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
只有糧食生產穩,國人的飯碗才能“滿”,只有國人的飯碗“滿”,才能早日實現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俗話說:“手中有余糧,不怕餓得慌?!奔Z食,就是農民手里的一張王牌。有了這張王牌,農民就有了增收致富的保障;有了這張王牌,鄉村振興就有了堅實的根基;有了這張王牌,現代農業就有了發展的定力。糧食生產這張王牌任何時候都不能丟,保障國家糧食安全這根弦任何時候都不能松。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最根本的是保護耕地。我們要牢記總書記囑托,牢牢守住耕地保護紅錢,加強耕地數量、質量和生態“三位一體”保護,從根本上夯實糧食安全根基。
毋庸置疑,近年來很多地方的耕地保護工作取得了積極成效,但作為人多地少的國情沒有變,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用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耕地保護形勢仍然十分嚴峻。必須壓實地方各級黨委和政府耕地保護目標責任,實行黨政同責,把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目標任務逐級分解下達,作為剛性指標嚴格考核。要深入推進實施“一網兩長”制,建立耕地變化動態分析預警機制,建設省、市、縣、鄉四級互聯互通的違法線索處置指揮中心,有效實現違法行為早發現、早制止、嚴查處。
“社者,地主也。稷者,五谷之長。”耕地與糧食,關乎著江山社稷,與億萬農民切身利益息息相關。耕地是糧食安全的“命根子”,“耕地紅線”是“生命線”更是“高壓線”。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實保護耕地是我國的基本國策,全社會都應增強保護耕地、節約集約用地和依法依規用地意識,像保護大熊貓一樣保護耕地,更要貫徹好、學習好、利用好《條例》,對違法違規占用耕地“零容忍”,堅決看住管好每一寸耕地。(□ 陳 達)
作者單位:東海縣李埝鄉
?
總值班: 吳弋 劉昆 編輯: 馬靜靜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