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寇鈺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主線,是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根本所在。習近平總書記2021年在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指出,“要構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教育常態化機制,納入干部教育、黨員教育、國民教育體系,搞好社會宣傳教育。”宣傳教育作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基礎性工作,常態化機制的建立與完善能夠確保宣傳教育的持續性、系統性和深入性,使中華民族共同體理念成為各族人民的共同價值追求和行為準則,對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深刻認識構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教育常態化機制的必要性
為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提供堅實支撐。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維護國家統一、民族團結與社會穩定的根本性工程,黨的全面領導與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價值內核上高度一致。黨的領導提供政治方向,共同體意識奠定社會基礎。當前,意識形態領域存在歷史虛無主義、民族分裂思想等挑戰,亟需通過常態化宣傳教育機制,將黨的領導優勢轉化為意識形態凝聚力。從歷史維度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形成是黨領導各族人民共同奮斗的結果。新中國成立后,黨通過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推廣普通話等舉措消解民族隔閡;改革開放以來,西部大開發等戰略增強了民族地區的向心力。然而,全球化與信息化浪潮下,民族領域風險交織,部分群眾對“中華民族共同體”認知停留在符號層面,缺乏情感認同。從社會維度看,常態化宣傳教育機制有助于社會穩定和民族團結,增強各族群眾歸屬感,弘揚民族團結精神,促進各民族間交流交往,為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提供堅實支撐。
為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注入強勁動能。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常態化宣傳教育機制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關鍵作用。從歷史維度看,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深厚積淀是共同體意識的根基。然而,隨著時代發展,一些歷史記憶在多元文化沖擊下逐漸模糊,部分群體對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認知不清晰。通過建立常態化機制,能夠持續挖掘、整理和傳播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故事,凝聚實現偉大復興的歷史自覺。從現實層面看,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內各民族人口流動規模擴大,利益訴求多元化。在此背景下,常態化宣傳教育機制能夠及時傳播黨的民族理論和政策,澄清模糊認識,抵制錯誤思潮,為偉大復興營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從未來發展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全體中華兒女共同努力。常態化宣傳教育機制能夠激發各族群眾的愛國熱情和奮斗精神,培養創新意識、合作意識和擔當精神,促進各民族在文化、教育、科技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提升中華民族整體實力和國際競爭力。
為鑄牢各族人民“五個認同”筑牢思想根基。“五個認同”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核心要義。從歷史傳承與民族凝聚角度看,常態化宣傳教育機制能夠深入挖掘和傳播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故事,增強對偉大祖國的認同感。在文化傳承與精神凝聚方面,機制可以搭建各民族文化交流互鑒的平臺,促進優秀傳統文化的保護、傳承與創新,增強對中華文化的認同。從政治引領與國家發展層面而言,機制能夠及時傳播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增強對中國共產黨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堅定各族人民跟黨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心和決心。
為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制度性動力。在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中,常態化宣傳教育機制能夠注入制度性動力。從政策協同與資源整合維度來看,機制能夠搭建政策宣傳與解讀的橋梁,促進政策協同和資源整合,形成政策合力。從創新驅動與產業升級層面分析,機制能夠激發干部群眾的創新意識和創業精神,推動產業升級,提高經濟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從社會穩定與和諧發展角度考量,機制能夠增進各民族之間的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促進民族團結和社會和諧,為經濟社會發展創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二、構建宣傳教育常態化機制的實踐路徑
強化常態化領導機制建設。健全常態化領導機制是確保工作有序推進的根本力量。明確領導責任體系,各級黨委和政府應切實承擔起主體責任,制定詳細的工作規劃和年度計劃,形成工作格局。加強組織協調,建立健全跨部門、跨領域的協調聯動機制。注重隊伍建設,打造一支政治素質高、業務能力強、工作作風硬的宣傳教育工作隊伍。
激活宣傳教育創新方式。運用新媒體技術拓展傳播渠道,打造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宣傳教育平臺。開展多樣化的實踐活動,將宣傳教育與文化活動、體育賽事、志愿服務等相結合,豐富宣傳教育形式,提高受眾參與度。
完善協同工作機制。構建宣傳教育工作格局,明確各部門的職責分工,加強溝通協調與信息共享,形成工作合力。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制定出臺相關政策措施,引導社會組織、企業、媒體等參與宣傳教育工作。
優化評估考核體系。建立科學的評估指標體系,涵蓋宣傳教育內容、方式方法、覆蓋范圍、受眾反饋、社會影響等多個維度。將宣傳教育工作納入各級黨委和政府的績效考核體系,建立健全考核結果反饋與整改機制,確保宣傳教育工作各項任務落到實處。
完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教育常態化機制是一項長期系統性工程。通過深化理論研究、創新方式方法、健全協同機制和完善評估考核體系,能夠不斷提高宣傳教育工作的質量和水平,推動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深入人心、落地生根,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強大的精神力量。
作者單位:中共霍爾果斯市委黨校
總值班: 曹銀生 編輯: 梁紅燕
來源: 連云港發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