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侍敏 姜延玲)兩臺電腦,兩名專業監測人員,就能將全市200家電子商務企業(以下簡稱電商)的亮標情況、廣告促銷、價格波動以及是否執行“七天無理由退貨”相關規定等情況盡收眼底。一年一度的網購盛宴“雙十一”臨近,市工商局市網絡交易監管所提前對全市重點平臺商城、經營性網站、微店、網店等開展為期40天的專項監測,在規范網絡商品和服務集中促銷活動同時,保護消費者和經營者的合法權益,維護公平有序的交易秩序。
“打開‘江蘇省網絡交易監測中心系統’,再點擊進入‘主體管理系統’,就可以按照索引查看到被監測的200家電商的‘亮標’情況,后面打√的是‘亮標’企業。”昨天上午,在市工商局網絡交易監管所辦公室里,兩名工作人員正在熟練地操作網絡交易監測系統,所長苗克標告訴筆者,“為確保交易主體真實性,我們要求所有電商必須‘亮標’經營。”據其介紹,今年以來,市工商局已經針對未“亮標”的網絡主體進行過兩次專項清理,目前全市電商“亮標”率達80%。
筆者了解到,目前,那些還沒有“亮標”的網絡主體,不是被假冒的就是已經廢棄的網站。所以消費者在網購時,一定要擦亮眼睛,選擇“亮標”經營的電商平臺或網店。
先提價再打折,有時“折后價”甚至比原價還貴。這也是以往“雙十一”期間頗受網民詬病的網購“陷阱”之一。而此次專項行動中,電商平臺及網店的價格波動情況,也是監測重點之一。相比監測涉網主體“亮標”情況,價格波動的監測更加復雜,還需要專人手動來比對。“我們會將所有要監測價格的網站提前錄入到系統中,再設置監測時間為每6小時監測一次,并對被監測網站進行定期截圖。”苗克標告訴筆者,監測人員每天要查看2次監測結果,并根據截圖對比來判斷電商平臺及網店是否出現隨意抬高物價后再打折的違法行為。
此次專項監測從10月22日一直持續至11月30日,也就是“雙十一”的前后20天時間,即便電商20天之前就開始提價而未被監測到,促銷后再降價的話,其違法行為還是無處可遁。
“最終解釋權歸本公司(商場)所有”、“買一贈一,贈品、獎品不予‘三包’”、打折商品概不退換等“霸王條款”,往年“雙十一”過后的投訴熱點,同樣要在“網購盛宴”來臨前進行監測,以“防患于未然”。筆者看到,當工作人員將關鍵詞“打折商品概不退換”輸入系統,一段時間后,系統便會自動監測到有此類關鍵詞的電商平臺和網店,工作人員可在“監測結果”中查看,被“命中”的電商是否存在該類違法行為,若發現問題,將被記錄到《網購集中促銷期間監測問題匯總表》。
那么,對于頻頻被詬病的網絡售假,又是如何監測的呢?“你看,我們的‘品牌監測’中就有馳名商標和著名商標的監測,點擊‘馳名商標’,監測結果就會出現一系列銷售馳名商標商品的電商平臺和網店,我們再根據其‘亮照’信息,人工比對看其所屬企業是否是該馳名商標的所有權人,有商標使用授權也可以。”工作人員一邊操作電腦,一邊對筆者解釋道。
據了解,此次為期40天專項監測的200家電商,包括平臺商城10家、經營性網站30家、微店20家,網店140家,重點監測的商品為水晶珠寶類、特色內衣、海產品;重點監測的服務為旅游服務、房地產服務、教育服務等。監測的主要內容,除了上述四點,還有是否執行消費者權益保護7日無理由退貨相關規定、是否存在虛假宣傳或涉嫌違反廣告法的行為以及是否存在虛構交易或刷單炒信行為等7大類。市工商局網絡交易監管所將每天記錄監測結果,發現違法行為固定電子證據后,將其移交至屬地市場監管部門進行現場處理。對輕微違法行為按“包容審慎”的監管原則給予行政指導,嚴重違法行為,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